【鄉土教材(大陸地區)】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鄉土教材是考慮到中國大陸各地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實際,為了改變整齊畫一的教學內容和要求的情況,使教學內容在統一基本要求的基礎上,能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而提出來的。
由於鄉土教材內容接近生活,接近學生,接近學生周圍的環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增進課堂教學與實際的聯繫。
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實地考察,實際操作,真正做到教、學、做三者合一,手腦並用。
鄉土教材介紹了家鄉的山山水水、工廠農田、父老鄉親、土特物產、歷史文化歷史人物等,可以激發學生愛鄉之情,有利於引導學生確立建設家鄉的社會責任感。
為此,國家教委會十分重視鄉土教材的設立。
一九九○年中國大陸鄉土教材建設交流會統計有十八個省市編寫了鄉土歷史、地理教材,縣級編寫的鄉土教材更多些。
鄉土教材編寫的學科已從地理、歷史擴展到政治、生物、音樂、自然、語文、數學、思想品德、勞動技術、職業技術等多門學科,此外,許多省還製作了鄉土教學錄影帶。
在一九九二年公布的義務教育規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語文、社會、歷史、地理、自然、生物、音樂、美術等學科,都要在本學科總課時中留出適量課時給各地安排鄉土教材的教學。
在教學大綱中也提出了鄉土教材的教學要求,教學大綱中提出要補充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鄉土教材,包括地理概況、利用資源、發展經濟的成就和問題以及經濟的發展情景等。
在初中歷史教學大綱中規定有十課時用於鄉土教材。
鄉土教材的教學工作也在不斷發展;
有的採取集中講授的方法,有的把鄉土教學的內容穿插到統編教材之中,各地開展教學活動包括徵文評選、知識競賽、野外實習、社會調查、製作音像教材等等。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