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虛實」是中國古典美學的重要範疇,意即天地萬物以及一切藝術和審美活動都是虛與實的統一。
無論是文學、繪畫、書法、戲劇等藝術部門,都須講究虛和實的運用,例如:畫留三分白,氣韻自然生。
或如傳統戲曲舞臺上的虛擬動作,強調以虛帶實,虛實相生。
虛實理論的形成發展在歷史上分為三個階段:首先,虛實的美學思想孕育於先秦哲學中有與無的探討及陰陽的說法。
〔老子〕認為天地自然之道是有與無的統一,而且無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莊子〕也說「唯道集虛」。
另外,〔易傳〕說到「一陰一陽之謂道」,認為天道即在一陰一陽、一虛一實的運動變化中造成萬物的生化不息。
最特別的是〔孫子兵法〕中已明確提出虛實這一對立的範疇,來考察用兵的戰術,主張避實擊虛。
到了魏晉時期,有與無引進審美理論中,陸機〔文賦〕說:「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
從構思的作用說明寫作的樂趣,在於將虛無寂寞的心意轉化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
其後,隋、唐至宋代為虛無理論完成時期,例如隋釋智果〔七成經〕及歐陽詢〔三十六法〕中詳細地說明書法藝術中結字、布局的虛實處理。
宋代李成〔山水訣〕提到繪畫構圖時疏與繁的關係,郭熙〔林泉高致〕提出繪畫空間美的問題,端在如何留出天或地之位。
范晞文〔對床夜話〕提到「以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將詩歌所描寫的景物看做是實,把通過寫景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看做是虛;
透過這種虛實互相轉化,可避免偏於枯瘠,流於輕俗的弊病。
第三,明、清兩代,虛實理論全面深入發展,更有系統地運用到各門藝術之中,尤以畫論為多,例如明代唐志契〔繪事微言〕中提到小幅宜用虛,大幅則須實中帶虛;
又說虛實結合必須正確處理藏與露的關係,另外用筆則要神到寫不到,才是虛實結合。
至於在藝術創作活動中,虛實轉化可分兩方面來說:其一是以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
清方士庶〔天慵樓隨筆〕說:「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實境也。
畫家因心造境,以手造心,此虛境也。」
文中強調藝術家在創作活動中必須把主觀情思灌注到藝術形象中。
其二是虛而為實,是在筆墨有無間。
將主觀的情思借助筆墨線條或語言文字轉化為藝術形象,才能產生審美效果。
例如鄭板橋〔題畫〕中提到胸中之竹是對眼中之竹的體驗和感受,而借助筆墨線條轉化為手中之竹,即化虛為實的創作過程。
藝術創作活動還須注意虛實相生,因為道與天地萬物既是有無相生,是虛與實的統一,表現天地萬物生機活動的藝術,也應該是虛與實的統一。
分二方面來說:其一是以實帶虛,若要表現虛空、神境之妙,不妨從實處下手,清鄒一桂〔小山畫譜〕說:「虛而不可以形求也,不知實者逼肖而虛者自出。」
就如同踏花歸去馬蹄香的畫題,高手只畫幾隻蝴蝶飛舞在奔馬的蹄子周圍,就能委婉含蓄的表現花香於畫面上。
其二是以虛明實。
畫中的虛處能明白處理好,實處自然有了著落。
明孔衍栻〔畫訣〕說:「山水樹石,實筆也;
雲煙,虛筆也。
以虛運實,實處亦虛,通篇皆有靈氣。」
可見畫面上元氣淋漓,靈氣往來,即虛實相生法的巧妙運用。
最後須知,主體心靈的虛靜,才是體悟道妙,掌握天地萬物運動規律的關鍵所在。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莊子提出心齋、坐忘之說,影響了中國美學重視主體心態的虛靜。
如梁劉勰〔文心雕龍〕說:「陶鈞文思,貴在虛靜。」
明李日華〔畫論〕說:「點墨落紙,大非細事。
必須胸中廓然無一物,然後煙雲秀色與天地生生之氣自然湊泊,筆下幻出奇詭。」
可見詩文創作或者畫家創造山水,都唯有在主體虛靜的狀態下,才能與道相契合一,展現天地的大美。
亦即將所體悟到的生機活力,透過加工外部世界的真實景物,創作出美的藝術作品。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