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1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虛實】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5:39: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虛實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虛實」是中國古典美學的重要範疇,意即天地萬物以及一切藝術和審美活動都是虛與實的統一。

 

無論是文學、繪畫、書法、戲劇等藝術部門,都須講究虛和實的運用,例如:畫留三分白,氣韻自然生。

 

或如傳統戲曲舞臺上的虛擬動作,強調以虛帶實,虛實相生。

 

虛實理論的形成發展在歷史上分為三個階段:首先,虛實的美學思想孕育於先秦哲學中有與無的探討及陰陽的說法。

 

〔老子〕認為天地自然之道是有與無的統一,而且無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莊子〕也說「唯道集虛」。

 

另外,〔易傳〕說到「一陰一陽之謂道」,認為天道即在一陰一陽、一虛一實的運動變化中造成萬物的生化不息。

 

最特別的是〔孫子兵法〕中已明確提出虛實這一對立的範疇,來考察用兵的戰術,主張避實擊虛。

 

到了魏晉時期,有與無引進審美理論中,陸機〔文賦〕說:「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

 

從構思的作用說明寫作的樂趣,在於將虛無寂寞的心意轉化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

 

其後,隋、唐至宋代為虛無理論完成時期,例如隋釋智果〔七成經〕及歐陽詢〔三十六法〕中詳細地說明書法藝術中結字、布局的虛實處理。

 

宋代李成〔山水訣〕提到繪畫構圖時疏與繁的關係,郭熙〔林泉高致〕提出繪畫空間美的問題,端在如何留出天或地之位。

 

范晞文〔對床夜話〕提到「以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將詩歌所描寫的景物看做是實,把通過寫景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看做是虛;

 

透過這種虛實互相轉化,可避免偏於枯瘠,流於輕俗的弊病。

 

第三,明、清兩代,虛實理論全面深入發展,更有系統地運用到各門藝術之中,尤以畫論為多,例如明代唐志契〔繪事微言〕中提到小幅宜用虛,大幅則須實中帶虛;

 

又說虛實結合必須正確處理藏與露的關係,另外用筆則要神到寫不到,才是虛實結合。

 

至於在藝術創作活動中,虛實轉化可分兩方面來說:其一是以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

 

清方士庶〔天慵樓隨筆〕說:「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實境也。

 

畫家因心造境,以手造心,此虛境也。」

 

文中強調藝術家在創作活動中必須把主觀情思灌注到藝術形象中。

 

其二是虛而為實,是在筆墨有無間。

 

將主觀的情思借助筆墨線條或語言文字轉化為藝術形象,才能產生審美效果。

 

例如鄭板橋〔題畫〕中提到胸中之竹是對眼中之竹的體驗和感受,而借助筆墨線條轉化為手中之竹,即化虛為實的創作過程。

 

藝術創作活動還須注意虛實相生,因為道與天地萬物既是有無相生,是虛與實的統一,表現天地萬物生機活動的藝術,也應該是虛與實的統一。

 

分二方面來說:其一是以實帶虛,若要表現虛空、神境之妙,不妨從實處下手,清鄒一桂〔小山畫譜〕說:「虛而不可以形求也,不知實者逼肖而虛者自出。」

 

就如同踏花歸去馬蹄香的畫題,高手只畫幾隻蝴蝶飛舞在奔馬的蹄子周圍,就能委婉含蓄的表現花香於畫面上。

 

其二是以虛明實。

 

畫中的虛處能明白處理好,實處自然有了著落。

 

明孔衍栻〔畫訣〕說:「山水樹石,實筆也;

 

雲煙,虛筆也。

 

以虛運實,實處亦虛,通篇皆有靈氣。」

 

可見畫面上元氣淋漓,靈氣往來,即虛實相生法的巧妙運用。

 

最後須知,主體心靈的虛靜,才是體悟道妙,掌握天地萬物運動規律的關鍵所在。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莊子提出心齋、坐忘之說,影響了中國美學重視主體心態的虛靜。

 

如梁劉勰〔文心雕龍〕說:「陶鈞文思,貴在虛靜。」

 

明李日華〔畫論〕說:「點墨落紙,大非細事。

 

必須胸中廓然無一物,然後煙雲秀色與天地生生之氣自然湊泊,筆下幻出奇詭。」

 

可見詩文創作或者畫家創造山水,都唯有在主體虛靜的狀態下,才能與道相契合一,展現天地的大美。

 

亦即將所體悟到的生機活力,透過加工外部世界的真實景物,創作出美的藝術作品。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6 13:43 , Processed in 0.09374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