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頤】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程頤(1033~1107)字正叔,世稱伊川先生。
幼有高識,非禮勿動;
年十四五,與兄程顥同受業於周濂溪(周敦頤)。
十八歲時即上書朝廷,勸宋仁宗黜世俗之論而施行王道。
後入太學,胡瑗(安定)時任國子監直講,以「顏子所好何學」試諸生,得程頤文,大為賞識,即延見授以學識;
以其才識超群,同學呂希哲首以師禮事之。
自此程頤安貧守節,刻苦力學,講學傳道,在學術上極有成就。
元豐八年(1085)三月,神宗崩,哲宗立,宣仁太后高氏臨朝聽政,舊黨司馬光、呂公著起復,遂盡廢王安石新法,並薦舉程頤於朝,授汝州團練推官,充西京國子監教授;
尋召至京師,授崇政殿說書,在經筵宣講正學,同時對朝政論議褒貶,無所顧避。
據[伊洛淵源錄]載:「時且申公(公著)為相,凡事所疑,必質之伊川(程頤)。」
其間,曾兩度主管西京國子監,又以元祐黨案,兩度被貶流放。
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始赦歸洛陽。
崇寧二年(1103)四月,復隸黨籍,遷居龍門之南,四五學者,相從不捨。
大觀元年九月,卒於家,享年七十五歲。
嘉定中賜諡正公,淳祐元年(1241)封伊陽伯,從祀孔廟。
在宇宙論方面,程頤肯定「天地萬物皆有理」,說:「天地之道,恆久不已。」
天地之所以不已,蓋有恆久之道,而所謂恆久之道,亦即天地之常理。
他又認為動中才有恆,天下之理,未有不動而能恆者,故變異是天地之常道,也是天地之常理。
在理氣問題上,二程雖皆以陰陽為形而下之氣,惟程顥認為形而上之道理,即在形而下之氣之中,故主理氣一元論,而程頤則認為形而下之氣之外,尚有一個形而上之道,故在理氣問題上採二元論。
程頤認為陰陽不能離道,陰陽又是氣,氣是形而下的,而道是形而上的。
在人性問題上,程頤認為理無不善,故性亦無不善。
而程顥則謂:「人生氣稟,理有善惡。」
所以他說:「善固性也,而惡亦不可以不謂之性。」
引申到理欲問題上,程頤認為要存天理,必須去人欲,然程顥則認為理欲並非絕對對立。
在心性本質上,程顥主張「性即氣」,「氣即性」;
程頤則主張「理即性」,「性即理」。
程頤論性,主張:「天之賦與謂之命,稟之在我謂之性,見諸事實謂之理。」
把命、性、理三者,視為一體。
又提出「材」來析論善惡問題,認為材稟於氣,氣有清濁,故材有善惡。
在教育論方面,程頤認為教育的目的在學為聖人。
他在[顏子所好何學篇]中說:「學以至聖人之道也。」
又說「故學必盡其心,盡其心則知其性,如其性反而誠之,聖人也。」
在教育方法方面,程頤認為須從居敬入手。
居敬即主一,即心無二用,敬以直內,敬而無失,敬的修養達到極致,便能身心舒泰,明白天理,動容周旋,均合於禮。
其次則要養氣寡欲,因為寡欲則氣清,氣清則能敬,能敬則理明。
再其次則在窮理,他說:「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窮理然後足以致知,不窮則不能致也」。
窮理之法有三:一為讀書講明義理;
二為論古今人物,別其是非;
三為應接事物而處其當。
欲達到窮理的目的,則又必須注重思考,所以他又說:「學莫貴於思,唯思為能窒欲,不深思則不能造道。」
最後則要注重積習。
程頤認為格物的目的,並不在於認識客觀事物的法則,而是要在人的內心裡恢復天理,窮理即是要體察天理顯示出來的作用。
程頤所說的格物,也就是窮理,而窮理必須積習,積習既久則能豁然貫通。
在知行問題上,程頤認為知較行為重要,必先知而後行,不知而勉強而行,則不能持久。
他說:「知之深,則行之必至,無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淺。」
[宋史‧道學傳]載:「伊川平生誨人不倦,故學者出其門者最多,淵源所漸,皆為名士。」
雖有家貧蔬食不繼之日,但無遣散門徒、輟講之時,故士子從學者,不絕館舍,不遠千里。
門人中較知名的有呂大臨、賈易、朱光庭、游酢、楊時、尹焞、謝良佐、侯代聖、劉絢、李籲、蘇昞、邵伯溫、邢恕等數十人。
呂大臨、楊時、謝良佐、游酢四人,世稱「程門四先生」。
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是程頤的「四傳弟子」;
他把二程學說(特別是程頤之學)發展到極致,歷史上合稱為「程朱理學」。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