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8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無知】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4:47: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無知

 

Ignoranc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無知原意是指缺乏知識與教育。

 

無知的人常流於愚昧、固執,易受欺騙,進而犯錯為惡;

 

不過西方歷史中,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470~399B.C.)是賦予「無知」一辭深刻道德意義的第一人。

 

約在西元前四、五世紀之間,希臘世界興起了一批到處遊學、授徒收費的職業教師,自稱「辯者」(theSophists),如普羅泰格拉斯(ProtagorasofAbdera,481~411B.C.)、哥吉亞斯(GeorgiasofLeontini,483~380B.C.)等人。

 

辯者自稱無所不知,能以德教人。

 

然而辯者多從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主觀主義(subjectivism)的立場出發,否定絕對客觀的知識與價值,宣揚相對主義(Relativism)與懷疑主義(Scepticism)的學說。

 

當辯者到雅典(Athens)影響當地的貴族青年,進而動搖雅典人的傳統信仰時,身為雅典哲學家的蘇格拉底(Socrates,470~399B.C.)不得不起而撥亂反正。

 

首先蘇格拉底與辯者相反,不但不自以為有知,反而承認自己無知。

 

接著蘇格拉底與辯者們就他們自詡有知的議題,進行問答,結果辯者們都禁不住蘇格拉底的考驗,發現自己原先的知識不是錯誤的意見,就是毫無根據的論斷,辯者事實上是一無所知,卻自以為知。

 

「自承無知」是蘇格拉底教人的首要德行,十八世紀法哲盧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深感蘇格拉底倡議承認無知,具有重大的道德意義,因而在一七五○年應法國狄戎學院(TheAcademyofDijon)徵文「論科學與藝術之進步,是否有益於道德淨化」時,援引蘇格拉底的無知之說,論陳虛假的科學與知識只會敗壞人類的道德,並無助於道德的提升。

 

然而盧梭忽略了蘇格拉底論無知的另一個重要的道德涵義。

 

蘇格拉底主張「德即知」(VirtueisKnowledge),道德是智慧、知識,也就是對善惡原理的洞見(amoralinsight),而與道德之知相反的,正是無知。

 

蘇格拉底認為沒有人會自願為惡,即明知有錯不該做,卻仍然去做。

 

人之所以為惡或犯錯,皆出於無知。

 

在這裡,無知有兩層意義:一是無法對善惡苦樂做正確的計算,也就無法作正確的判斷與選擇。

 

例如有人只見眼前欺騙別人財務的快樂十分大,以致無視於日後受法律制裁、良心譴責的苦更大,因而欺騙別人。

 

二是缺乏理性知識,完全受制於私心欲望,以致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

 

以此蘇格拉底認為擺脫無知、追求智慧是教育最重大的使命與價值所在。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6 11:08 , Processed in 0.1718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