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 Angst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在哲學方面,德文「焦慮」(Angst)一詞在英文中,有憂懼(dread)、絕望(despair)、痛苦(anguish)與焦慮(anxiety)等意義。
在存在哲學中,「焦慮」指的是一種人類的狀況,一種對於虛無、空虛、無意義的憂懼,這種憂懼是一種沒有特定對象的莫名恐懼。
齊克果(S.Kierkegaard,1813~1855)認為,在人類生活中,最真實的情感就是焦慮,它無時無刻都伴隨著人們。
人們希望能避免這種焦慮,所以企圖在團體中抹煞自己的身分,不敢面對自己。
齊克果以為只有當我們面對自己,勇於作出自己的抉擇時,才能打破時間的限制而進入永恆中。
海德格(M.Heidegger,1889~1976)認為,只有透過焦慮,人才能發現自己的有限與虛無,才能接受自己必定會死的事實,因而產生「關心」(Sorge,care)。
沙特(J.P.Sartre,1905~1980)認為,人的生命是一種不停的運動,界定了自己的本質。
在人的生命中,焦慮是長久的,人只有透過在焦慮中的抉擇來界定自己。
總之,在存在哲學家的眼中,焦慮是人類存在的真實情況,當人類理解到他的「存在」(existence)是朝向一個不定的未來的時候,或是當他發現那原本空無一物的未來有待自己的抉擇來填滿時,焦慮就隨之而生了。
雖然焦慮代表人類本身所必然遭受的痛苦實況,但也具有更積極的意義,因為唯有透過焦慮,人才能不斷思索他的種種可能性與自己作抉擇的必要性,而只有當人發現自己應負起作抉擇的責任時,才能由原先「不其實的」(inauthentic)存在躍向「真實的」(authentic)存在。
在心理學方面,焦慮是由緊張、不安、心急、恐懼、憂慮等感受交織而成的情緒狀態。
在日常生活方面,每個人都會體認到焦慮的經驗。
例如學生因為考試而心緒不寧,睡不安穩;
有人為職位不保而失眠。
基本上大部分的焦慮事件都是暫時狀態,事情過了焦慮就解除,屬於正常。
如果一直焦慮,而影響正常生活,很可能是病態的焦慮症。
焦慮可分為一般焦慮與特殊焦慮。
前者跟人格特質有關,屬於穩定持久的人格特質,亦即個人在各種情境下,均容易產生焦慮。
後者乃起因於特殊的事件或情境,所以是暫時性的,例如考試焦慮、分離焦慮、趕工作進度的時間焦慮等。
情境焦慮很普遍面廣泛的發生在日常生活中。
憂鬱與焦慮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兩者有共同的特徵,有某程度的相關存在,但亦有各自特殊的地方。
學者由認知訊息處理的角度來區別兩者。
其結論是:憂鬱者的自我陳述、自我貶抑、自我基模一致性高、生活在過去的時光、負向憂鬱的訊息處理。
而焦慮者則為:負向焦慮的訊息處理、外在訊息導向、對外在深感危險與威脅感,未來取向,常常因為未發生的事,預先感受其威脅而心生焦慮。
焦慮與憂鬱是許多精神疾病的臨床症狀之一,故必須釐清。
焦慮與恐懼都是個人面對不安或有威脅感情境的反應,但二者也有所不同。
焦慮是較一般性的廣泛反應;
但恐懼則對特定的對象有持續性且不合理的害怕,例如:懼高症、懼空曠症、對特定動物的恐懼等。
焦慮雖是負面情緒,如果事過境遷,焦慮即消除就好,如果不尋常的持續或發生,則需要進一步診斷有否焦慮症。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