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性】 Periodicit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期間性是指特定事物或事件在一定時間階段中再現的現象。
期間性的最佳例證是四季的循環不已。
其他如醫學或生理學家也據此而對人類生理變化的期間性與心理之間的影響作探討。
期間性中再現的現象,時間間隔並不規則,規則者僅占少數,即再現的現象,與前此出現的也不完全相同。
西方近代以期間性的觀點解釋人類歷史進化的以史賓格勒(OswaldSpengler,1880~1936)為代表。
他認為人類文化演進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季。
春季指文化誕生初期,大約由古希臘文化至中世紀基督教經院哲學,代表新世界觀早期的神祕與形上學思想之完成,以及經院主義之高峰。
夏季則大約由文藝復興時期至笛卡爾、牛頓等理性主義興起為止。
這時文化意識趨於成熟,人類主體地位高揚,而理性主義的興起更代表了由模糊漸進入精確的世界觀的演進方式。
秋季則由理性主義至德國觀念論者黑格爾為止,代表人類純粹理性創造的最高峰,以數學般公式化的推演方式確立知識可能性之形式。
冬季則由理性主義逐漸衰微至現今的世界,此時期展現了人類精神創造力之消失,非宗教且反形上學的思想充斥,人們自身對自已的文化抱懷疑的態度,甚至有「世界末日」之思想產生,西方文化終於步上敗落的結果。
史賓格勒雖在其著作〔西方的沒落〕(TheDeclineofthwWest)區別自然世界與生命世界,但由此書中所顯露出的史觀而言,仍受自然科學之影響。
期間性的觀點或許有助於人了解事物的現象,甚而由此達成實驗操控對象之目的,但對於主體而言,其意義常無法僅由行動表現之規律來了解,也顯示在教育研究中,僅由律則了解並說明研究對象之行動意義所具有的不足及獨斷之處。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