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9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曾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4:24: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曾參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曾參(西元前506~前436)字子輿,孔子弟子,魯南武城人。

 

〔史記〕記載曾子少孔子四十六歲,係孔子另一學生曾點之子,以孝出名,故承孔子命作〔孝經〕,〔大學〕傳亦為其所作。

 

曾子資質魯鈍,而篤志力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卒能參透孔子之道「一以貫之」之旨。

 

孔子告訴曾子「吾道一以貫之」,是指「推吾心之天理於萬事萬物,使萬事萬物各得其所」,亦即孟子所說「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之境界。

 

曾子深深體會孔子之意,以為「推吾心之天理於萬事萬物,使萬事萬物各得其所」,無非盡己推己之心而已,所以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之道即仁道,而忠恕是達成仁道的最重要的途徑與方法。

 

曾子所說的孝,不限於事親。

 

他所講孝的範圍,不僅限於家庭,而可統括一切人生道德。

 

所以他認為一個人的行為辱及父母祖先,都是不孝。

 

〔禮記.祭義篇〕引曾子的話說:「居處不莊,非孝;

 

事君不忠,非孝;

 

蒞官不敬,非孝;

 

朋友無信,非孝;

 

戰陣無勇,非孝。」

 

可以了解曾子所說的孝範圍是非常廣闊的。

 

孟子論浩然之氣的時候,先言養勇,指出孟施舍的養勇似曾子,但他又說:「孟施舍之守氣,不如曾子之守約。」

 

此處守約的意思,照朱子的注解,是「反身循理,以守義理之要也。」

 

〔論語.學而篇〕記載曾子的話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就是他守約的表現。

 

曾子能事事反求諸己,時時深自省察,惟恐自己的動靜行止,違反義理;

 

這種慎獨守約的工夫,是從生到死,終身貫徹實踐的。

 

他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是守約。

 

他疾篤時,召門弟子來對他們說:「啟予手,啟予足,詩云:『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而今而後,吾知免夫!」

 

是守約。

 

臨終易簀,絲毫不苟,是守約;

 

他守住生命義理的緊要處,牢牢不放鬆,以求心安理得,都是他的守約慎獨的工夫。

 

〔論語.泰伯篇〕記載:「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所謂弘毅,是指弘大寬廣,堅忍剛毅,士能弘毅,乃能任重而道遠。

 

所謂仁以為己任,一方面指主觀上一己修為之實踐仁道,一方面指客觀上要使仁道大行於天下;

 

而且要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由此可以充分顯示出曾子的志節。

 

〔禮記.檀弓下〕記載:「子張死,曾子有母之喪,齊衰而往哭之。

 

或曰:『齊衰不以弔。

 

』曾子曰:『我弔也與哉?

 

』」守父母之喪不出弔,是禮之常;

 

齊衰而哭友,是禮之權。

 

蓋禮法不外乎人情,居母之裏,孝也,哭友之死,義也;

 

曾子居母之喪而哭友,或謂其踰越禮法。

 

君子立身處世,待人接物,或守經,或行權,循理衡情以行之,自不必過分拘泥於節文之末,以致毀情滅性,方可算是知禮的君子。

 

曾子此舉正見其友情深重且能通權達變之處。

 

孔門有傳道之儒與傳經之儒;

 

傳經之儒著重經典文獻實質層面之傳承,傳道之儒著重學脈旨趣,以及精神層面文化理想之發揚。

 

傳經之業,漢儒多推子夏,傳道之儒,宋儒多推尊顏曾,故程明道在〔二程遺書〕中指出:「顏子默識,曾子篤信,得聖人之道者,二人也。」

 

陸象山亦認為:「孔門惟顏曾傳道,他未有聞。」

 

惟顏子已先孔子而卒,故朱熹說:「三千之徒,蓋莫不聞其說,而曾氏之傳,獨得其宗。」

 

故後儒乃有「孔子傳曾子,曾子傳子思,子思傳孟子」之說。

 

〔漢書.藝文志〕載有曾子十八篇,今不傳。

 

〔大戴記〕有曾子十篇,〔小戴記〕有曾子問,而二記中之〔儒行〕、〔哀公問〕與〔論語〕曾子之言相近。

 

〔大學〕、〔孝經〕二書相傳均為曾子述作。

 

曾子門人甚盛,其較著名者有樂正子春、公明儀、子思、曾元、曾申、公明宣等。

 

〔漢書.藝文志〕載有〔子思子〕二十三篇;

 

〔隋書.音樂志〕中引沈約之說,以為〔禮記〕中〔中庸〕、〔坊記〕、〔緇衣〕諸篇係由〔子思子〕一書中抄錄而出。

 

至於〔孟子〕,亦屬曾子、子思一系;

 

故朱子以〔大學〕(曾子著)、〔中庸〕(子思著),與〔論語〕、〔孟子〕合成四子書,由此可見其傳承。

 

曾子年七十而卒,時為周考王五年,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西元72年)從祀;

 

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列為四配之第二位;

 

元明以後,天下共尊曾子為「宗聖」。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6 11:01 , Processed in 0.15233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