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結構論】 StructureofIntelligenceTheor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智力結構論」有時簡稱SOI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基爾福(JoyP.Guilford)於一九五九年所創。
該理論將智力視為複雜思維活動的表現,而且在思維的整體心理活動歷程中,包括三種不同事件:(1)引起思維的材料,決定思維內容(content);
(2)進行思維心理活動,決定思維運作(operation);
(3)整理思維的結果,獲得思維產物(product)。
思維歷程中的三類事件代表了構成智力的三大類元素,每一類元素又各自包括多個次級元素。
構成智力的三大類元素可視為構成立體結構的三個向度。
在整個立體式智力結構中,理論上就可得到三個要素的次級元素個數乘積的不同能力。
三個要素的次級元素之個數隨著智力結構理論的發展而逐漸增加。
因此,在不同年代智力結構理論的能力個數不同。
基爾福在一九五九年首創智力結構理論時,思維內容包括形狀、符號、語意、行動等四個次級元素;
思維運作包括評價、聚斂思考、擴散思考、記憶、認知等五個次級元素;
思維產物包括單元、類別、關係、系統、轉換、涵義等六個次級元素。
因此,理論上可以得到4(內容)X5(運作)X6(產物)=120種不同能力。
在一九七七年基爾福修正他的理論,將原來思維內容中的形狀一類,細分為視覺訊息和聽覺訊息兩類,結果可以得到5(內容)X5(運作)X6(產物)=150種不同能力。
到一九八八年基爾福再修正他的理論,將原來思維運作中的記憶一類,細分為記憶轉錄和記憶保存兩類,結果可以得到5(內容)X6(運作)X6(產物)=180種不同能力。
茲將一九八八年智力結構理論三大要素的次級元素說明如下:在思維內容的向度上,引起思維的材料或訊息(即刺激)包括五類:(1)視覺訊息,指經由視覺器官直接觀察可見的具體形象;
(2)聽覺訊息,指經由聽覺器官直接聽到的聲音;
(3)符號訊息,指帶有涵義的文字、數字、圖案等符號;
(4)語意訊息,指由語文傳達的觀念;
(5)行動訊息,指封別人外顯行為的主動詮釋。
在思維運作向度上,包括六類不同的思維運作方式:(1)認知(cognition),指辨識並理解所要思維的訊息;
(2)記憶轉錄(memoryrecording),指對需要思維的訊息立即予以轉錄;
(3)記憶保存(memoryretention),指對思維過的訊息能夠保存相當時日;
(4)擴散思維(divergentthinking),指能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思考方式;
(5)聚斂思維(convergentthinking),指根據已有經驗循邏輯途徑尋求固定答案的思維方式;
(6)評鑑(evaluation),指在處理各種訊息時,對訊息的性質及其適切性做選擇與決策的過程。
在思維產物的向度上,包括六類思維結果:(1)單元,指思維結果是可以用單位計算的;
(2)類別,指經思維後按事物特徵歸類,得到類別的認知;
(3)關係,指經思維後了解到事物之間的關係;
(4)系統,指經思維後了解到複雜事物的系統結構;
(5)轉換,指經思維後能夠將某種事物轉換成另一種形式;
(6)涵義,指經思維後能從現實事物的表象得到啟示,並用來做為預測未來的依據。
米克(M.N.Meeker)曾根據吉氏智力結構,發展出一套測驗工具及教材,能夠有效地應用在個別化教育方案的設計,以發展資優學生的智能。
此模式的特色是其運作層面中的擴散思考及評鑑能力,產品層面的系統轉變、應用等項,適用於資優學生的教學;
而智力結構的測驗工具,可作為教育診斷之用,以便分析個別學生的長處與短處,再配合教材施教,其符合個別化教學的原則。
(參見「智能結構模式」)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