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主義】 Pessimis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悲觀主義又稱厭世觀,或稱悲觀說。
其字源由拉丁語pessimus而來,原意謂醜惡,因此有譯為醜惡觀者。
持此論者常以為世界人生有苦無樂,有惡無善,認為此世界毫無留戀的價值。
苦與惡,不但在程度上超過樂與善,時間上也是苦長樂短,在分量上也是惡多善少。
所以俗人常說人無百日好,花無千日紅,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生無望,人心險惡,世事多醜態。
常從壞的、罪惡的、醜陋的方面衡量事物。
這種悲觀的態度,遠比悲觀主義之研究與字的產生為早。
與悲觀主義相反的是樂觀主義(Optimism),在哲學上的各種學說或信念上只居於次要的地位。
悲觀主義或樂觀主義主要是從各個人的意見或態度而定,以個人的經驗或態度做為判斷標準。
個人氣質與價值經驗受個人文化情境的影響超過哲學學說。
個人在判斷悲觀或樂觀時,又受當時的心理、物質、歷史特性的以及當時支配整個環境的主要文化模式的影響。
雖然一七九五年英國詩人及哲學家柯立芝(SamuelTaylorColeridge,1772~1834)的信裡已出現悲觀主義字樣,但卻到十九世紀才廣被使用。
從哲學觀點談悲觀主義者是叔本華(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
叔本華反對將黑格爾主義(Hegelianism)當做一個有系統的理性的樂觀主義。
叔本華悲觀主義的哲學觀點,也許跟他不愉快的家庭生活有關,據說他的父母均有精神錯亂症的遺傳。
他自己成為神經質的單身漢,孤獨地與他的狗一起過日子,他的一生及哲學生涯常遭到其他學者的排斥,因而更形成他的敵對觀。
黑格爾(G.W.F.Hegel,1770~1831)深信實在是理性的,他以完美的理性世界證明樂觀主義哲學。
叔本華認為實在是盲目的、非理性的意志及生活,因此是罪惡。
黑格爾認為現象是固定的實在,叔本華則認為現象僅是各種幻影。
黑格爾將精神世界當做一個理性的力量而主張樂天主義。
他認為理性感常可約束萬事萬物而使人能組織、分辨並解釋經驗,進而正確地解決問題。
但是叔本華則相信非理性的意志主宰理性,事實上,意志的功能反覆無常,而且控制理性。
他認為意志在三種不同的領域裡表現其功能,即物質、植物或動物和人性。
意志在每個領域裡即是一種力量,一種非理性的衝動、驅力或本能。
在物質領域裡,意志顯示其物理引力的力量,與電有關的情感衝動或者化學的力量等形式。
在動物本質的領域裡,除以上各力量外,再加上本能的情感衝動。
在人性的領域裡,知覺的欲望結合其他的力量而成為意志。
只要有力量的知覺本質之處即有痛苦。
因為人覺察到他的貪欲、希望和需要。
人的痛苦是最確切和最強烈的,尤其那些有高智慧的人,他們不快樂是由於了解到錯綜複雜地悲慘命運。
叔本華的痛苦概念與近代心理學之挫折觀念相通。
他說知覺意志經由一種障礙,一方面擺在短暫目標上,即痛苦上,另一方面置在獲得滿足的目標上,即所謂之快樂或幸福。
叔本華的人生展望是淒涼的悲觀主義,因為他堅信,人沒有最後的目標,也沒有辦法衡量痛苦的終點。
沒有欲望能夠獲得滿足,即使滿足了某些部分,仍然為數量不少的挫折而苦惱;
況且對一件事滿足時,一剎那後滿足又已消失,又在渴望其他事物。
而且滿足了一種欲望後,立刻又覺得厭倦起來。
根據叔本華的看法,世界積極的工作,不但不是道德的善,反而是罪惡。
快樂是消極或積極,依其能否在短暫間免除罪惡與痛苦而定。
如動物界擴大殘忍吞食即顯示出在宇宙中罪惡占優勢,因為某動物在拼命吃另一動物時,吃者與被吃者不會受到同樣的痛苦。
叔本華認為人之本體為盲目的意志。
盲目意志的衝動,刺激人類使其活動而產生欲望。
欲望永遠無法滿足,所以痛苦也永遠無法休止。
因而人生常困苦,世界毫無留戀的價值。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