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7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麥獨孤】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3:17: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麥獨孤

 

McDougall,W.B.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麥獨孤(1871~1938)出生於英國,曾在劍橋與倫敦接受生理學與神經學方面的醫學訓練,後來任教於英國的劍橋大學(CambridgeUniversity)、倫敦大學院(UniversityCollege,London)、牛津大學(OxfordUniversity)與美國的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杜克大學(DukeUniversity)等校。

 

麥獨孤為英國心理學會(BritishPsychologicalSociety)與〔英國心理學刊〕(BritishJournalofPsychology)的創始人之一,著作等身,曾發表一百六十七篇文章及〔生理心理學〕(PhysiologicalPsychology,1905)、〔社會心理學導論〕(IntroductiontoSocialPsychology,1908)、〔身體與心靈〕(BodyandMind,1911)、〔心理學:行為的研究〕(Psychology:TheStudyofBehavior,1912)、〔心理學概要〕(OutlineofPsychology,1923)、〔變態心理學概要〕(OutlineofAbnormalPsychology,1926)、〔心理分析與社會心理學〕(PsychoanalysisandSocialPsychology,1935)等二十四本專著,其中〔社會心理學導論〕曾再版二十四次。

 

麥氏以實驗心理學研究起家,探討的主題包括視覺、注意、記憶、疲勞、情緒與藥物作用等,導引英國在實驗心理學方面的發展,不過大家最熟悉的卻是他的目的心理學(PurposivePsychologyorHormicPsychology)。

 

麥氏的目的心理學主張人類行為都有特定的目標,並以本能(instinctorpropensity)解釋人的行為,尤其是社會行為。

 

所謂本能是以一種情緒(emotion)為核心,可以驅使個人注意特定刺激,並向特定目標活動,有饑餓、性、好奇、群集、好鬥(pugnacity)、逃避(escape)與自信(self-assertion)等十多種。

 

兩種或兩種以上有共同對象的本能,可能合成特定的情操(sentiment),促成有關的行為。

 

麥氏主張任何事物都有靈魂(soul),也相信靈異現象的存在,因此肯定萊因(J.B.Rhine)在心電感應(telepathy)、超感視覺(clairvoyance)與其他有關超感知覺(extrasensoryperception)方面的研究。

 

由於行為主義當道,麥氏的觀點並未成為一個學派,但卻與後來托爾曼(E.C.Tolman,1886~1959)等人的學習心理學以及動力心理學理論若合符節,並導致汀貝根(N.Tinbergen)與羅倫茲(K.Z.Lorenz,1903~1989)等動物行為學家對本能研究的興趣,也有當代心理學家仍然支持目標導向行為的說法。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6 13:52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