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7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陳襄】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3:07: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3-8-5 15:12 編輯

陳襄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陳襄字述古,宋福建侯官人;

 

學者稱為古靈先生。

 

宋初學者沉溺於雕篆之文,以詞華為高,所謂知天盡性之說,皆指為迂闊,一般士人不屑講論;

 

陳襄獨有志於傳道,與同里陳烈、鄭穆、周希孟為友,四人氣古行高,以天下之重為己任。

 

聞者始皆笑之;

 

陳襄不為動,躬行益篤,學者受其感化,多從之游,閩海間遂以「四先生」稱之。

 

雖有誕突姿傲不可率者,不敢失禮於其門。

 

已而四先生之名聞放天下,有從遠方來就學者;

 

襄以進士授浦城主簿,攝令事,斷獄明決,人莫能干於私。

 

又首興學宮,為諸生講學,從之者五百餘人,其門人章衡,後為名臣。

 

部使者安積至縣,陳襄以十事陳之,安是之,皆為施行。

 

後調任仙居縣令,仙居係山中小縣,民不知學,陳襄興學宮課諸生如浦城,有問難者得乘其聽訟之暇,入問於庭;

 

偶出行部,遇山谷中有小學,輒下車為童子輩講經,從學者漸多,門人管師復、管師常兄弟,卒為名儒。

 

陳襄後遷著作佐郎,知河陽縣,仙居之民攀車遮道,幾不得出境。

 

時富鄭公(弼)為河陽守,一見即厚禮之,陳襄興學宮課諸生如仙居,或謗之富公曰:「是賺子弟輩束脩耳。」

 

富公以告,陳襄曰:「自反而縮,何嫌人言。」

 

或勸陳襄罷講,襄答曰:「以讒人使諸生遂不得聞道,吾恥之。」

 

講益力。

 

富公久而益奇之。

 

入相,薦為太常博士,召試祕閣校理,尋判祠部。

 

時譯經僧法護遺奏,乞度十僧,趙概亦請列於廟中,三年度一道士,陳襄堅執不行,且請禁宮闈要近之妄有陳乞者,坐是解祠部;

 

改令其編昭文館書籍。

 

已而以祠部員外郎知常州,復興學宮課諸生如河陽時;

 

承胡安定湖學之後,東南講習稍衰,陳襄復振之,以顧臨司之,每晨親往,與諸生講經義,旁決吏事,於是毗陵之盛,擬於湖學。

 

再遷司封員外郎,為開封府推官,轉任三司判官,使遼;

 

尋修起居注,知諫院,管勾國子監等,薦可為太學師長者四人,程頤即為所推薦四人之一。

 

後罷諫院,兼侍御史,知雜事,依例有旨候知制誥缺,召試,辭不就。

 

王安石執政,行新法,陳襄力言青苗不便,五奏皆留中不下;

 

安石見奏大恨,議出為陝西轉運使。

 

帝曰:「陳襄經術,宜在講筵。」

 

乃復令修起居注,直舍人院,兼天章閣侍講;

 

陳襄固辭,神宗賜手詔曰:「卿以言事不遂,不受知制誥之命,且求外補,朕慕卿經術,深惜遠去,特還舊職,庶幾左右經席,漸摩道義,來奏尚欲固辭,豈未悉朕意與;

 

還卿來章當亟就職。」

 

陳襄不敢復辭;

 

次年卒用為知制誥。

 

安石終欲出之,神宗不許,詔直學士院。

 

時安石用事,處處留難,陳襄請求外調,遂知陳州;

 

未幾,調任杭州。

 

陳襄以杭之學校不興,復修築聚講如常州,且修六井水利。

 

已而復知陳州,其講學如杭州。

 

熙寧八年(1075),召還,知銀臺,遷樞密直學士,判太常;

 

次年,兼侍講;

 

又次年,命為郊祀禮儀使,詳定郊廟禮樂。

 

元豐二年(1079),判尚書都省,神宗且有意大用之,而陳襄已病;

 

次年卒。

 

妻子問遺言,索筆書「先聖先師」四字;

 

贈給事中,其後累贈少師,諡忠文。

 

陳襄所著書有〔易義〕、〔中庸義〕、〔古靈集〕二十五卷。

 

陳襄一言一行皆以古人為法,喜怒不形於色。

 

安石退職,陳襄在講筵薦司馬溫公以下三十三人,神宗善之,而不能盡用;

 

元祐名臣,皆在推薦名單之中。

 

南渡後,高宗得其稿,昭示天下,以為薦士者法。

 

全祖望曰:「宋仁之世,安定先生起于南,泰山先生起于北,天下之士,從者如雲,而正學自此造端矣。

 

閩海古靈先生(陳襄),于安定蓋稍後,其孜孜講道,則與之相埒。

 

安定之門,先後至一千七百餘弟子,泰山弗逮也,而古靈亦過千人,安定之門,如孫莘志(覺)、管臥雲輩,皆兼師古靈者也。

 

于時,濂溪已起於南,涑水、橫渠、康節、明道兄弟,亦起於北,直登聖人之堂,古靈所得雖遜之,然其倡道之功,則固安定、泰山之亞,較之程、張為前茅焉。」

 

所論甚是。

 

陳襄送別門人章衡,示以「好學以盡心,誠心以盡物,推物以盡理,明理以盡性,和性以盡神」數語,又告以「無近名,無躐學,無急于奔競」。

 

謝山云:「古靈崛起南嶠,昌明正學,即此數語,已通關洛之津,較之石徂徠輩則入細矣。」

 

又指出:「古靈先生講學,以誠明為主,其立朝尤以薦賢為急。

 

今觀其(所薦)三十三人品目,自溫公、申公、韓、范、劉、王諸大臣,無不當其性行;

 

其謂橫渠則曰:『西方學者,一人而已。

於東坡則曰:『不通經術,然百氏無所不覺,文詞美麗,尤通政事。


即此可見先生之學之醇。」

 

可謂知言。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6 13:59 , Processed in 0.40624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