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自我形象】 Self-imageofTeacher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教師對其本身角色的期望;
構成教師自我形象。
教師的自我形象不僅影響班級教學與師生關係,同時還影響教師團體的聲望與地位。
柯布(J.Kob)曾研究德國四所中學八十二位教師的自我形象,結果發現兩種不同的類型:一為教育中心型,二為學術中心型。
教育中心型重視教師所具備之教育功能,不重視自己的學術背景,他們認為教育工作,應注重教育專業知能與教學技術,學術素養應居其次。
學術中心型則相反,他們根據自己的學術背景及對於專門科目的知識,懷有角色期望:認為自己是學者或從事某一專門科目(如文學、科學、音樂、藝術等)教學的人。
這類教師不認為教學本身重要,而認為教學只是應用自己專精知識的活動或過程而已。
我國林清江於民國六十年曾從事教師角色調查研究,其中有關教師的自我角色期望的主要發現包括:教師應居於朋友地位輔助學生(國小國中教師),或應居於尊長地位教導學生(高中高職教師);
對學生永遠表示友愛;
教師應以教學為重,避免行政干擾(中學教師),或應兼顧教學與行政工作(國小教師);
應積極參與學校決策;
在校內外均須特別注意本身的行為,維護教師的風範;
教學之餘酌量參加社區活動,協助解決社會問題;
隨時注意社會變遷。
此外,我國教師認為:教師待遇太低,未受社會適當之尊崇;
教師因為學非所用或工作條件太差,而有轉職轉業現象;
教師對於學生控制力量逐漸減少等。
這些看法,值得注意。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