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學聖旨〕(日本)】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0:02: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教學聖旨〕(日本)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日本在一八六八年明治維新五年之後,於一八七二年頒布了〔學制〕,引進了西方的教育制度,進行教育的改革運動。

 

其後,於一八七九年(明治十二年)六月在伊藤博文主導下,經元老院審議頒布〔教育令〕,使得學習西方的教育改革正式法制化。

 

但明治天皇曾於一八七八年(明治十一年)八月至十一月,巡訪北陸和東海地區情勢和教育實況時,省察到日本國內自明治維新以來,太重洋風,以致忽略傳統道德的問題,乃思重新提倡東方德育之念頭。

 

加上當時社會上保守復古的思潮,期望重視儒家道德教育的勢力已經擴張很多。

 

明治天皇乃以自己的感受,指示侍補官元田永字執筆〔教學聖旨〕,提交內務卿伊藤博文等人辦理。

 

這分〔教學聖旨〕文件,內容分兩部分,包括「教學大旨」和「小學條目二件」,文字不多,主要即在批評重視歐化教育之後,偏向知育的問題,並強調傳統儒家道德觀念,所謂仁義忠孝對修身及培養愛國情操的重要,所以是日本明治時期教育政策上重新重視德育的一個轉捩點。

 

這分文件照時間來看,應在〔教育令〕頒布之前,為何其主旨沒有納入〔教育令〕之中,至今並不清楚。

 

不過其後導致代表洋化新政策的伊藤派,和代表恢復儒家傳統的復古派(宮中的元田派),在教育政策上有所謂「教育議」的論爭,這除了顯示當時在維新過程中,歐化和復古兩派在教育政策上的歧異觀點,也涉及到當時政治權力鬥爭問題。

 

因此這分文件是了解當時教育問題的重要文件。

 

但就整個潮流來看,復古派最後仍占上風,所以導致〔教育令〕的修正(1880),以及〔小學校教則綱領〕、〔小學校教員心得〕的制定(1881),並促成一八九○年頒布〔教育勅語〕,建立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教育體制。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1 18:54 , Processed in 0.15624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