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育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09:2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教育愛

 

PädagogisheLieb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教育愛」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德性,其所指的理想教育形式,普遍為中外教育思想家所肯定。

 

我國傳統的教育理想如「如沐春風」、「潛移默化」,含蓄地指出愛在教育活動中所發揮的力量。

 

西哲斯普朗格(E.Spranger)直陳愛是教育的心,雅斯培(K.Jaspers)以愛為教育的原動力,皆直率地表達相似的洞見。

 

在論及教育愛時,對愛的本質首須仔細辨明,以免流於濫情、溺愛。

 

在常識理解下,愛經常被誤解為僅是人內在的主觀情感,實則真愛為人以其整全存有投入的行動。

 

在愛中,關係雙方彼此開放自己,走向對方,相互肯定各自的整體性、獨特性。

 

「愛」與「欲」的區別乃在:愛的對象是「你」之為「你」的整體性,是「你」唯一的自我;

 

「欲」則是以對方的優點為吸引,重視附屬性質。

 

愛是教育的基礎而非欲。

 

受教者各有其秉賦、個性、智愚、美醜,教育者不以好惡面對受教者,而是以「愛」觀照,分享其獨特的存有。

 

做為一個精神性存有,每個受教者皆投向一種唯有他自己才能達致的完善,因之有其不可侵犯的尊嚴。

 

「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正是以教育愛為基石。

 

作為一種存有行動的愛,可以展現出兩方面的作用,深具教育意義:1.愛的認識作用:人做為一精神存有者,不容全然被化約為對象,因此若以理性的認知作用面對人,將無法掌握人的整體性。

 

只有通過愛才能覺知、分享他人的整體性。

 

謝勒(M.Scheler)以為,做為一個人性存有,其位格(人之所以為人)性僅在愛的行動中始得認識,而人的位格價值亦僅能在愛的行動中彰顯。

 

教育愛的認識作用,如佛蘭寇(V.E.Frankl)所說:「愛是進入另一個人最深人格核心之內的唯一方法。

 

沒有人能完全了解另一個人的本質精髓,除非愛他。」

 

藉著愛,才能看出他人的真正特質,猶有甚者,可以看出其尚待實現的潛能。

 

教育愛不單使「我」更認識「你」(教師認識學生),亦能使「我」更認識自己(教師認識自己)。

 

馬色爾(G.Marcel)對此指出若雙方無法建構愛的關係,彼此便不能相互照顧對方,將會發覺和他在一起的「我」並非真正的「我」。

 

所以教育愛從教師方面說,是教師認識學生,並認識自己的關鍵。

 

2.愛的化成作用:在教育愛中,關係雙方不僅更加認識對方和自己,使彼此的生命更豐盈,亦能因此引發人最內在的自我化成(self-becoming)。

 

對別人真實的影響僅能在愛中發生,缺乏愛,一個人只能部分地、表面地影響別人。

 

其要旨是,愛者並非刻意要求改造對方,而是恰當地肯定了對方的所是和所能;

 

在愛的滋潤下,被愛者獲得自由去開展更高的價值與潛力。

 

在當代人本心理學的治療理論中,特別強調良好治療關係的建立,其基本理念是:只有藉著健全的治療關係,受輔者人格變化的歷程才得以發動,治療的效果並非僅靠執行某些技術所能促成。

 

這是從實務上肯定了愛的化成作用。

 

總結而言,對受教者的愛使教育者免於主觀偏見的束縛,而能如實觀照受教者。

 

又愛使師生雙方的生命更充實,且使受教者得以引發內在的自我化成。

 

教育活動中的課程任務,全人教育或整全教育的理想,唯有以教育愛為其先備條件始得收效。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4 15:0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