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情境領導理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09:01: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情境領導理論

 

SituationalLeadershipTheor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情境領導理論是領導權變研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個理論體系。

 

此一理論係由賀塞(PaulHersey)和布蘭查(KennethH.Blanchard)所提出,他們認為沒有任何一種領導型式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無往而不利的。

 

領導有否效果,端視領導型式是否能與領導情境相配合而定,其配合情形如附圖所示。

 

情境領導中的「情境」,是指組織成員對其所從事特定工作的「準備程度」(readinesslevels),而成員的準備程度係決定於成員承擔該項工作的能力、意願。

 

能力是指知識、經驗和技巧,意願是指對該項工作的投入、動機或自信程度。

 

情境領導中的「領導型式」有二:「任務行為」和「關係行為」。

 

任務行為係指領導者就某一特定工作由誰來做、做什麼、如何做、何時做,以及何地做等,做一明確的指導。

 

關係行為是指導者所表現的雙向或多向溝通行為,包括傾聽、協助、支持等。

 

成功的領導型式必須配合成員的「準備程度」。

 

如果成員承擔責任的能力低、意願不高或缺乏信心時,則宜採用高任務低關係的領導型式,即「告知型」(telling)領導。

 

如果成員承擔責任的能力低、意願高或自信心強時,宜採用高任務高關係的領導型式,即「銷售型」(selling)領導。

 

在成員承擔責任的能力高、意願低或缺乏自信時,宜採用低任務高關係的領導型式,即「參與型」(participating)領導。

 

在成員承擔責任的能力高、意願高或自信心強時,則宜採用低任務低關係的領導型式,即「授權型」(delegating)領導。

 

為了增進領導效能,領導者在決定領導型式時,應先測量組織成員對其所從事特定工作的準備程度;

 

其次再依成員的準備程度,採取適當的領導型式。

 

此外,領導者也應努力提升和發展成員的準備程度,一旦成員的準備程度改變時,領導者應該有所回應而調整領導型式,例如對一位新進但頗富教學熱忱的老師,校長應採用銷售型的領導,等到這位老師的教學能力日趨於成熟時,校長再逐步改採參與型、乃至授權型的領導。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6 19:10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