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學校(德國)】 VernacularSchool(German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德國國語學校(DeutscheSchule)機構正式見諸於十六世紀。
宗教改革(Reformation)以後,全民接受教育的理念成為實際,馬丁.路德(MartinLuther)不再以拉丁文寫作,改用本地語文觀察、認識民眾,他呼籲主政者關懷民眾教育(1524),同時警告為人父母者不得剝奪子女的學習權(1530)。
他主張本國語文初級學校為一般子弟上的學校,以本國語文講授,男女兼收,包括讀、寫、算術、宗教、體格訓練、歌唱等課程。
其時,馬丁.路德之同工布根哈根(JohannesBugenhagen,1485~1558)在日耳曼北部的漢堡(Hamburg,1520)和布隆斯維格(Braunschweig)設立德語學校,惟男女分校,且泰半成立於鄉鎮村莊,國語學校之教師一概稱為學校師傅(Schulmeister),學校內設有當地神職人員督導。
國語學校創設初時,因需求甚眾,多有不適任之教師權充教習,不僅路德之課程理念無法落實,即使簡易的教義問答或加減帳目都付諸闕如。
一五九九年〔符騰堡學校法規〕(WürttembergischeSchulordnung)制定詳盡的管理教習的教學方法、教材及學童懲處事宜。
其中一條規章反映當時教師之專業素質:「第一點,……開始教字母,其次,教音節,然後讀音,最後寫字。」
〔符騰堡學校法規〕問世後,一五六九年布隆斯維格、一五八○年薩克斯(Saxony)也制定法令改良學校實務,進入十七世紀後,更有安哈-柏恩堡(Anhalt-Bernberg)(1607)、威瑪(Weimar)(1619)、赫色(Hesse)、美克倫堡(Mecklenburg)等公國由學校規章管理其本國語文學校。
眾多教育理念、詳盡教學準則,終因師資、組織不良,社會經濟條件不佳,使得國語學校形式上淪為教區學校(Kürsterschulen),實質上卻更為貧乏。
其後更因三十年戰爭(1618~1648),萎頹不起,直至十八世紀始創立國民學校。
較諸由教堂聖職人員監督之公立國語學校之坎坷歷程,私人經營的角落學校(Winkelschule)得天獨厚。
角落學校,顧名思義乃為在室內一隅進行教學活動的學校。
角落學校由學校師傅招收六、七歲孩童,教導德語寫、讀或數字加減等生活技能,是以謂德語學校。
十三、四世紀時,德國許多城市因經貿活絡,而有了文件往來、帳目明細等實際事務,行會們為其子弟、學徒尋求一種有別於修道院教育或主教學校(Domschule)以外的學校,遂促使角落學校的形成。
角落學校就意義上而言,純屬一國語學校,惟其非由政府主動設立,乃應經濟現實而產生。
角落學校雖非官方斥資設置,官方卻十分支持,此可由其免學校教師納繳稅金,且主動頒發教習許可證。
角落學校教師一般分錄事員(Schreiber)和算術師傅(Rechenmeister)兩類。
在經濟活動頻仍的城市裡,輟學的大學生、潦倒的神職人員、市政員工或學者們,都會藉此職位賺取束脩。
為競收生童,甚且有教習標榜學不會不收錢。
角落學校發展迅速,許多城市都提供優渥條件吸引讀、寫、算人才開課授徒。
進入十六世紀,已有官方法令規範角落學校事宜,直至十八世紀末(1794年),角落學校始因各公國推行普及教育,實施教育國家化,設立德國語學校,而漸漸式微,但部分地區,公立學校運轉不良時,角落學校仍以附支學校(Nebenschule)的性質提供服務。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