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7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士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06:15: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士洛

 

Maslow,AbrahamHarold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馬士洛(1908~1970)是美國心理學家,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Brooklyn,NewYork),自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獲得學士、碩士、哲學博士學位,婚後育有二女。

 

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五年間,馬士洛擔任威斯康辛大學助教,一九三五至一九三七年間,擔任哥倫比亞師範學院卡內基教師,一九三七年至一九五一年間,在布魯克林學院任教,從心理學講師升至副教授,一九五一至一九六九年間,轉任麻州布蘭德斯大學,升為心理學教授,其間並曾一度擔任系主任。

 

此後又歷任以下諸職:拉福林基金會(LaughlinFoundation)研究員、麻州心理學會會長、新英格蘭心理學會會長、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獲選為美國人文學會年度人文學家、辛辛那提賈維亞大學(XavierUniversity)名譽博士學位。

 

馬士洛的著作有〔變態心理學〕(AbnormalPsychology)、〔邁向存在心理學〕(TowardExistentialPsychology)、〔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andPersonality)、〔科學心理學〕(ScientificPsychology)等十種。

 

馬士洛相當廣泛的臨床性、實驗性、理論性興趣顯示出他最關切的問題在:使心理學免於偏狹、呆板、瑣碎。

 

他十分樂見心理學第三勢力的崛起,能對人類行為現象採取更寬廣、更動態的觀點。

 

一九三○年代期間,馬士洛因為從事動物行為的比較研究,而開始對傳統科學無法解決的心理問題產生興趣。

 

他認為把動物的行為研究應用於人類時,宜特別考量其附帶條件;

 

人類缺乏明顯的動物直覺本能。

 

馬士洛比較成熟的思想首次出現於一九四三所撰述的〔動機理論〕一文裡,他提出一個周全的動機理論應具備的十三項要點;

 

包括接受人類是完整的個體、需求通常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人與人間最高需求的差異遠超過外顯意識所表現出來的程度、任何外顯意識可能含有許多種目的在內等。

 

一個需求滿足之後,又迅速的被另一個需求取代,人類是很少有達到完全滿足的境界。

 

需求互相取代,而且呈現層級區分。

 

依據馬士洛之見,人類基本需要層級可分為五層:即生理的、安全的、愛的、自尊的、自我實現的。

 

當一個需要獲得滿足後,更高一層的需求隨之逐漸出現。

 

馬士洛把需求分為兩大類:一為不足的需要(deficiencyneeds),另一為存在的需要(beingneeds)。

 

人類經常是處於不足的需要狀態下,而尋求自己所缺乏的。

 

一旦不足的需要獲得某種程度的滿足,則存在的需要開始出現,透過潛能、能力、天分、使命感及目的感的自我實現,以獲得滿足。

 

一個自我實現的個人有下類諸特徵:對現實有正確覺知,對自我與他人有更多的接受,以問題為中心的,享受個人隱私權,欣賞力與創造力,更多的顛峰經驗等。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7 01:0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