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悅】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荀悅(148~209)字仲豫,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縣)人,東漢末年思想家、政論家、史學家;
生於桓帝建和二年,卒於獻帝建安十四年,為荀子的第十三世孫。
荀悅年少時黽勉好學,十二歲即能解說〔春秋〕,性情沈靜,喜好著述。
獻帝建安元年(196),應曹操之召,任事於鎮東將軍府;
隨即遷為黃門侍郎、祕書監。
建安三年,累官至侍中。
著有〔漢紀〕、〔申鑒〕等書,均傳於世,又著有〔崇德正論〕及其他論述數十篇,惜已亡佚。
關於人性問題,荀悅認為如果人性是善的,在堯、舜時代就不應該有共工、驩兜、三苗、鯀這「四凶」存在了;
如果人性是惡的,那麼殷紂時就不應該有微子、箕子、比干這「三仁」存在了;
如果說人性無所謂善惡,則同樣是周文王的兒子,受相同的教化,就不應該有周公的善,與管叔、蔡叔的惡之分別;
如果說性善情惡,那麼就是桀、紂沒有性而堯、舜沒有情了;
如果說性是善惡相混的,則是上善有惡性而下惡有善性了。
因此,荀悅支持劉向「性不獨善、情不獨惡」的論點,主張人性有善有惡,並將人性分為上、中、下三品。
他在〔申鑒‧雜言篇下〕中說:「或問天命人事,曰:『有三品焉,上下不移,其中則人事存焉爾;
命相近也,習相遠也。
』」荀悅還把三品再各分為三等,成為九品,認為只要透過教育和法制的作用,皆可使人成善。
他說:「或曰:『善惡皆性也,則法教何施?
』曰:『性雖善,待教而成;
性雖惡,待法而消。
上智與下愚不移,其次善惡交爭,於是教扶其善,法抑其惡,得施之九品。
從教者半,畏刑者四分之三,其不移大數九分之一也。
一分之中,又有微移者矣。
然則法教之於化民也,幾盡之矣。
』」荀悅認為仁與義是「道之本」,體現在政治上即是「禮教」與「法治」,故法與教是「政之大經」。
他並把「宣文教以彰其化」列為五政之一,主張對君子要用情,即用禮教、榮辱來感化他的性情,使他行善;
對小人就用刑,即用桎梏鞭撲來處罰他的過錯,使他不致為惡;
對於中等之人,則要刑禮兼用、法教並施。
荀悅還認為人類當中,上智與下愚皆為少數,大多數為中等之人,如果教化不行,就會使中人變成小人;
教化推行,則可使中人成為君子。
因此教育的重要性,實在不容忽視。
在教育內容方面,荀悅主張要「放邪說,去淫智,抑百家,崇聖典」,即用儒家的經典以及道德來教化人民,使人內修其德,外行仁義,尊親愛人,以趨於善。
由於荀悅處身於政治混亂、讖緯興起、曹操專權、群雄紛爭的時代,致使其諸多讜言美論,皆付之東流;
但他對先秦以來各家的人性思想進行了總結和評述,並提出「性三品」之說,對唐代的韓愈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