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荀悅】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05:49: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荀悅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荀悅(148~209)字仲豫,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縣)人,東漢末年思想家、政論家、史學家;

 

生於桓帝建和二年,卒於獻帝建安十四年,為荀子的第十三世孫。

 

荀悅年少時黽勉好學,十二歲即能解說〔春秋〕,性情沈靜,喜好著述。

 

獻帝建安元年(196),應曹操之召,任事於鎮東將軍府;

 

隨即遷為黃門侍郎、祕書監。

 

建安三年,累官至侍中。

 

著有〔漢紀〕、〔申鑒〕等書,均傳於世,又著有〔崇德正論〕及其他論述數十篇,惜已亡佚。

 

關於人性問題,荀悅認為如果人性是善的,在堯、舜時代就不應該有共工、驩兜、三苗、鯀這「四凶」存在了;

 

如果人性是惡的,那麼殷紂時就不應該有微子、箕子、比干這「三仁」存在了;

 

如果說人性無所謂善惡,則同樣是周文王的兒子,受相同的教化,就不應該有周公的善,與管叔、蔡叔的惡之分別;

 

如果說性善情惡,那麼就是桀、紂沒有性而堯、舜沒有情了;

 

如果說性是善惡相混的,則是上善有惡性而下惡有善性了。

 

因此,荀悅支持劉向「性不獨善、情不獨惡」的論點,主張人性有善有惡,並將人性分為上、中、下三品。

 

他在〔申鑒‧雜言篇下〕中說:「或問天命人事,曰:『有三品焉,上下不移,其中則人事存焉爾;

 

命相近也,習相遠也。

 

』」荀悅還把三品再各分為三等,成為九品,認為只要透過教育和法制的作用,皆可使人成善。

 

他說:「或曰:『善惡皆性也,則法教何施?

 

』曰:『性雖善,待教而成;

 

性雖惡,待法而消。

 

上智與下愚不移,其次善惡交爭,於是教扶其善,法抑其惡,得施之九品。

 

從教者半,畏刑者四分之三,其不移大數九分之一也。

 

一分之中,又有微移者矣。

 

然則法教之於化民也,幾盡之矣。

 

』」荀悅認為仁與義是「道之本」,體現在政治上即是「禮教」與「法治」,故法與教是「政之大經」。

 

他並把「宣文教以彰其化」列為五政之一,主張對君子要用情,即用禮教、榮辱來感化他的性情,使他行善;

 

對小人就用刑,即用桎梏鞭撲來處罰他的過錯,使他不致為惡;

 

對於中等之人,則要刑禮兼用、法教並施。

 

荀悅還認為人類當中,上智與下愚皆為少數,大多數為中等之人,如果教化不行,就會使中人變成小人;

 

教化推行,則可使中人成為君子。

 

因此教育的重要性,實在不容忽視。

 

在教育內容方面,荀悅主張要「放邪說,去淫智,抑百家,崇聖典」,即用儒家的經典以及道德來教化人民,使人內修其德,外行仁義,尊親愛人,以趨於善。

 

由於荀悅處身於政治混亂、讖緯興起、曹操專權、群雄紛爭的時代,致使其諸多讜言美論,皆付之東流;

 

但他對先秦以來各家的人性思想進行了總結和評述,並提出「性三品」之說,對唐代的韓愈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4 16:4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