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5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耿定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05:44: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耿定向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耿定向(1524~1596)字在倫,號天臺,湖北黃安人。

 

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進士,擢監察御史,轉大理右寺丞,因事謫州判,後又復職,累遷至太僕寺少卿、右僉都御史,丁憂,服闋後起為福建巡撫,又丁憂;

 

復職後為協理僉食都御史,晉升為左副都御史,轉刑部侍郎,陞南京右都御史,以戶部尚書總督倉場事,告老歸鄉。

 

家居七年,於萬曆二十四年卒,享年七十有三,贈太子少保,諡恭簡。

 

天臺因李卓吾(李贄)鼓倡狂禪,學者靡然從風,乃苦口婆心,加以勸勉匡救,但其說終無以壓服卓吾。

 

何心隱之獄,卓吾以天臺與張居正極有交情,請其說項,且主殺心隱之李義河,又為天臺之講學友,天臺恐以此犯張居正之忌,未加援手,卓吾以此對他極不諒解,並與之絕交。

 

天臺論學以不容己為宗,嘗謂:「學有三關,一即心即道,一即事即心,一為慎術。」

 

天臺所說的慎術,是指「良知現現成成,無人不具,用之於此則此,用之於彼則彼。

 

故用在欲明明德於天下,則不必別有制心之功,未有不仁者矣。

 

夫良知即未發之中,有善而無惡,如水之必下,針之必南,欲明明德於天下而後謂之良知,無待於用。

 

故凡可以之彼之此者,皆情識之知,不可為良。」

 

天臺又說:「吾孔、孟之道,唯以此不容己之仁根為宗耳,聖人之尋常日用,經世宰物,何一非此不容己者為之乎,然即此不容己之仁根,莫知莫為,原自虛無中來,不容著見,著見便自是兩截矣。

 

聖人以此立教,使人由之,不使知之。

 

如宰我短喪,夫子第即其不安處省之。

 

墨子薄葬,孟子第原其顙有泚處省之。

 

至其所以不安處,其顙所以有泚處,非不欲使知,不可加知也。」

 

天臺論學不尚玄遠,如說:「今之學者,談說在一處,行事在一處,本體工夫在一處,天下國家民物在一處,世道寥寥,更無倚靠。

 

凡道之不可與愚夫愚婦知者,不可對造化通民物者,皆邪說亂道也。

 

蓋費中隱常中妙,粗淺中之精微,本是孔、孟萬古不易正脈,但非實是撐天柱地,捨身忘家,逼真發學孔子之願者,未易與此。」

 

又認為做學問,「只是自己大發願心,真真切切肯求,便日進而不自知矣。

 

蓋只此肯求,便就是道了,求得自己漸漸有些滋味,自家放歇不下,便是得了。」

 

天臺嘗說:「子游疑子夏,只在儀節上教人,不令識本體,此初悟時語也。

 

子夏以本末原是一貫,即草木之根與杪,原非兩截,故使能灑掃應對上收攝精神,漸使自悟,此悟後語也。」

 

又說:「聖人一生,汲汲皇皇,唯求無忝所生,不求出離生死。」

 

天臺指出:「孟子所以不動心者,原所由之路逕與世人殊也。

 

使孟子所學在事功一路,欲建王霸之業,則須據卿相之位,乃能操得致之權也。

 

顧心一繫於卿相之位,則得失毀譽交戰於前,雖欲強勉不動,不亦難乎。

 

孟子生平,唯學孔子一路,則不藉名位,不倚功能,仕固可,止亦可,久固可,速亦可。

 

譬之行者日緩步於康莊,東西南北,唯其所適,即有颶風巨浪,傾檣摧楫,心何由動哉!」

 

由於天臺之學以不容己為宗,李卓吾恨天臺明哲保身,不加援手,黃棃洲在〔明儒學案〕中曰:「先生不敢沾手,恐以此犯江陵(張居正)不說學之忌,先生以不容己為宗,斯其可已者耶?」

 

天臺答復李卓吾曰:「余唯反之本心不容己者,雖欲堅忍無為,若有所使而不能。

 

反之本心不自安者,雖欲任放敢為,若有所制而不敢,是則膚淺之綱領,唯其不失本心而已矣。」

 

在天臺看來,其如此作為,仍是「不失本心」,仍是基於「不容己之仁根」。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7 03:0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