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性】 Temporalit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時間性是指時間之所以成立的依據,常以一個「不變」為起點,區分變的順序,具體而言,亦因而有了過去、現在和未來。
法國哲學家柏格森(HenriBergson,1859~1941)提出了「綿延」(durée)的觀念以說明時間性。
他認為人們的意識原本是一條向前進行而不斷的綿延流,亦即人們處在不斷地知覺、統整外在事物的意識歷程中。
只有當人在回想時,不斷往前的綿延流才會回復並注意到過去的綿延片刻上。
依此人才能回憶「過去」的事。
海德格(M.Heidegger,1889~1976)延續胡塞爾(E.Husserl,1859~1938)對「內在時間意識」的觀點,並由存有學的角度論述時間性。
他認為「關切」(care;Sorgen)之意即在於時間性的基礎上。
即「此有」(Dasein)之所以能不斷地顯示工具世界或「懸念」著其他的「此有」,是由於時間性使然。
如有人想由一地到另一地時,即顯示出由此地到彼處的世界,可能步行或搭車前往。
此時各種可能性均顯現出來,是基於「過去」所曾顯示過的工具世界而生。
又當人「當下」做出某項決定時,立刻又顯示出一指向「未來」的世界。
所以海德格以為任何「此有」在顯示其存有時,是基於「過去」;
在「當下」顯示出一指向「未來」的世界。
「過去」、「現在」、「未來」原來是整體的,這整體即是「時間性」,時間的區隔是以時間性作為基礎而產生。
舒茲(A.Schütz,1880~1953)則將時間性的理論應用於社會學。
他延續著柏格森、胡塞爾及海德格的觀點,區分每項社會行動產生的動機為:原因動機及目的動機。
前者是一項行動之所以產生的原因,後者則是一項行動所欲達成的目的。
通常一項行動產生時,兼具以上二種動機,但一般人並未細加區分。
舒茲舉例說,當一個人下雨撐傘時,他之所以會撐傘可能是因為「過去」曾因雨淋而感冒;
或不喜歡衣服溼的感覺,因此他撐傘以達到不被雨淋的目的。
前者是原因動機、後者則是目的動機。
也就是說,原因動機是基於「過去」的經驗,目的動機則是指向「未來」,故一項行動即統合了「過去」、「現在」和「未來」三方面。
由上述的論述推衍時間性在學校的時數分配中所應具有的基礎性。
一節課之所以需要有引起動機及先前知識的複習,即在於喚起過去的經驗有助達成學習成果,這又是建立在意識之連續性,即時間性上。
另一方面,當學生欲學習新課程時,應當與過去的經驗銜接,而不是呈現斷層的現象。
由此即顯示出學生的學習活動並不局限在課堂上的時間,過去的學習經驗與即將呈現的知識內容,均應顧及學習者的時間性或意識整體。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