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教育】 TeacherEduca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師範教育或稱「教師教育」,過去常以「師資訓練」(teachertraining)名之。
這三者雖然都概指學校制度中培育中、小學校師資的過程,但是在概念意涵上,彼此之間仍存在著若干差異,而其差異必須從教育史和比較教育的角度加以考察。
現代師範教育起源於十八世紀的歐陸各國,而且自始即與國民教育或國家教育(nationaleducation)密切相關。
一六九七年法蘭開(A.H.Francke,1663~1727)於普魯士的哈勒(Halle)大學設立第一所教師訓練所(Lehrerseminar),專責「國民學校」(Volksschule)教師之培育,是為西方師範教育機構之嚆矢。
此後師範教育的發展,主要受到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發動宗教改革後所倡導的平民教育運動,及國家主義(或稱民族主義)思潮之下的「國民教育運動」等交互影響而呈現封閉化、一元化(由單獨設置之師範學校培養師資)以及國家化(政府控制、公費待遇,計畫培育)等特色。
二十世紀初,文化主義的教育學者斯普朗格(EduardSpranger,1882~1963)提出文化陶冶的教育理想,並主張建立獨立的「陶冶家(或譯教育家)大學」(Bildnerhochschule),以培養為國民之師、為歷史與社會之人格典範的「良師」。
陶冶家大學之議和文化教育哲學,成為德國威瑪共和之後,師範高等學校(PädagogischeHochschule)肇建與發展的精神基礎,這也是傳統師範教育中,十分強調民族精神教育以及教師人格教育的原因。
蓋師範教育主要負責師資培育,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特別指國民教育師資而言,而國民教育則在培養國家之健全國民,所以師範教育常被視為「精神國防」,並被賦予復國、建國的使命。
師範教育過去在英、美等國也稱為「師資訓練」,是專指師資職前教育階段而言,並有強調教學智能之傳授的意思。
例如英國在一九六三年以前,仍將初等教育師資的培育機構稱為「師資訓練學院」(teachertrainingcolleges)。
然而在一九七二年〔詹姆斯報告書〕(JamesReport)發表之後,已經把教師職前訓練、初任教師實習輔導及教師在職進修統整於教師的終身專業教育之中,並且改稱為「教師教育」(teachereducation)。
我國目前則稱為「師資培育」(依據〔師資培育法〕)。
一九七○年代以來,教師教育受到許多不同理論取向的影響,諸如學術取向、技術取向、個人取向、實務取向、批判(省思)與社會取向等,而在世界各國都有許多改革運動,這些改革運動促使傳統的師範教育,朝著多元化、終身化、統整化以及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受到歷史文化中尊師重道的觀念以及國家的政治處境影響,我國的師範教育素來強調民族精神教育以及「全人格」的生活教育,同時師範教育也一向與國家關係極為密切。
這點可以從歷年政治領袖的訓示中窺見一斑,例如「師資第一,師範為先。」
(蔣介石,〔教育與革命建國的關係〕)「師範教育辦不好,教育不可能辦好;
教育辦不好,則國家便無前途。」
(林大樁,〔經國先生行健錄〕,民國74年,頁274)過去我國的師範教育也一直保有諸如公費待遇、計畫培育、獨立設校與招生(師範學校、師專)、集中分發以及嚴格的生活管理等一元化、封閉性的特色。
這些特點一直到最近〔師資培育法〕(原為〔師範教育法〕)及〔教師法〕相繼公布實施後,乃轉由多元化、終身化、專業化、統整化等世界發展趨勢所取代,而成為未來師範教育的發展方向。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