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案分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03:4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案分析

 

ProtocolAnalysi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原案分析是藉個體的口語敘述,以探知個體內在認知過程或狀態的方法;

 

其基本假設是:(1)口語行為是一種可記錄的行為,可供研究者觀察並進行分析;

 

(2)產生口語行為的認知過程,屬於產生其他行為的認知過程中的一種。

 

分析口語行為的第一步驟是將語音事件以錄音機錄音,並將錄音結果轉錄為文字筆錄,進而將文字筆錄依空間、時間、重覆性等加以分段,以上的步驟為原案分析的前處理期。

 

下一步驟是將分段後的資料加以編碼,編碼通常是依理論架構產生的分類架構,加以分類及編碼,各類別間為互相獨立的,不重疊的;

 

而分類架構因資料特性不同,在分析時會有所修飾及改變。

 

分類編碼後的資料經統整後,可進一步推論個體內在的認知過程。

 

資料分析的方式可區分為兩類,一為不考慮口語行為背後之意義的分析,此種分析較武斷,編碼者僅依研究者與個體間共同認定的類別,將語文符號分類,產生的推論,並不涉及意義層次的分析,利用量表所進行的分析,即為一例。

 

另一類的分析則必需考慮意義的層面,例如考量由於理論的引導,而限制了選擇之口語行為的範圍及方向,又如考慮實驗進行時的情境,都屬意義層面的因素。

 

原案分析的方法有幾個爭議性的議題:(1)個人的口語行為是否穩定,由此法所得的資料是否為科學性的資料的問題;

 

(2)將個人行為轉化為資料時過程的問題;

 

(3)將行為編碼轉化為資料過程中客觀性的問題;

 

(4)編碼過程中所依據之理論基礎的問題;

 

(5)由獲得之資料回溯推論個人之思考過程的問題。

 

以上議題是使用原案分析之方法時研究者必須思考、討論之問題。

 

科學教育之研究中,尤其是研究學生如何學習、迷思概念之主題的研究者,常應用有聲思考法(thinkingaloud)蒐集學生的口語資料,進行原案分析,提供了相當豐富的資料。

 

原案分析之資料也可與其他類型之資料合併,以進一步了解個人的認知過程及結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2 01:27 , Processed in 0.20312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