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6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03:3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3-8-17 14:40 編輯

修身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修身是指修養自己,使行為端正合理。

 

[大學]云:「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此段文義是說人對待別人的態度,須避免受到主觀的感情影響。

 

親愛、賤惡、畏敬、哀矜、敖惰等五種態度,是人所本有的,但若不加省察,很容易順著情緒的作用而使自己的行為有所偏失,故人在待人接物時,須加以省察,做到「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的地步。

 

在[大學]八條目的次序中,修身處於居中的地位。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心的修養工夫;

 

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對外的實踐。

 

故修身之前的工夫,可收攝在修身上,而作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

 

由於修身有這樣的樞紐地位,故[大學]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即如此說修身,是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工夫,而是在不受忿懥等影響之工夫之外,正確的待人之道。

 

如孔子所說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論語.憲問])。

 

依現在心理學和社會學中的若干觀點而論,人在群居生活中,如何對待別人占重要的成分;

 

別人如何衡量自己,和如何對待自己,也多依照自己的表現。

 

這是人和人相互對待的常情,也是最實際的一面。

 

實際上是一個人對待別人的方式,免不了受情感作用的影響,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是只根據情感而定的,未經理性判斷,這正是當人最大的弊端。

 

我國先哲不必待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就看到了這一點,認為和人相處,千萬不要只聽憑情感支配,那就是不能只知道可愛、可惡、可畏敬、可哀矜、可敖惰等等的一面,更要知道另一面,才不致陷溺於一端之中,可見對人情和人性的了解。

 

人要努力不使情感蒙蔽理性,對人才有明智的認識和判斷,也才能做出適當的對待方式。

 

這是修身的要道,加上正心所說的(參見「正心」),可知調節自己的情感作用是多麼重要。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7 06:07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