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軍國民教育思潮】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03:07: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3-8-17 15:26 編輯

軍國民教育思潮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軍國民教育思潮乃清末民初由於列強環伺、國勢日蹙下,所興起的一種教育思潮。

 

所謂軍國民教育,乃在培養全體國民皆具有軍事方面的知識技能,發揮自衛能力,抵禦外來的侵略,以達中國之獨立自由。

 

清末軍國民教育思潮演進的階段有五:1.萌芽期:光緒二十六年(1900)繼八國聯軍的慘禍之後,使國人莫不亟力探尋救亡圖存之道。

 

光緒二十八年奮翮生於〔新民叢報〕中首倡軍國民教育,他說:「軍者,國民之負債也。

 

軍人之智識、軍人之精神、軍人之本領,不獨限之從戎者,凡全國國民皆宜具有之。」

 

與此同時,蔣百里更訂有軍國民教育推行方案:一是屬於學校的,主要在擴充軍人教育於學校內,變學校為軍隊;

 

二是屬於社會的,目的在使社會組織軍隊化,社會風俗勤苦化。

 

2.發展期:光緒三十二年(1906),清廷學部奏定教育宗旨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五項;

 

在「尚武」一項中,主張寓軍國民主義於教育內,養成民族國家觀念。

 

民國元年(1912),蔡元培擔任教育總長後,認為當時「強鄰交逼,亟圖自衛,而歷年喪失之國權,非憑借武力,勢難恢復」,亦把軍國民教育列為教育宗旨之一。

 

3.衰落期:民國七年(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國際和平氣氛瀰漫,國人乃認軍國民教育不合世界潮流,主張廢除。

 

民國八年,教育調查會發表建議案說:「現在歐戰之後,軍國民教育不合民主本意,已為世界所公認;

 

我國教育宗旨,亦應順應潮流,有所變更。

 

或云:『國際聯盟結果尚不可測,我國積弱已久,仍非厲行此主義不能圖強。

然積極發達國民體育即是強國之本,或者之言,似不必慮。」

 

民國九年,全國教育聯合會正式議決廢除。

 

4.復興期:民國十一年(1922),由於軍閥混戰,促使人民自組保衛團,北京大學學生亦組織學生軍;

 

民國十四年上海發生「五卅慘案」,更再次觸發了軍國民教育思想,江蘇省教育會特設江蘇學校軍事教育會,中華教育改進社年會將「實施軍事教育以養成強健身體」定為教育宗旨之一,全國教育聯合會亦決議學校應注重軍事訓練,沈寂已久的軍國民教育思想,又如雨後春筍般的復興起來。

 

5.極盛期:民國十七年(1928)北伐成功後,大學院會同軍事委員會協議公布〔高中以上學校軍事教育方案〕;

 

民國十八年,訓練總監部會同教育部將前案重新修訂,並新訂〔軍事訓練程度表〕、〔學術科預定程度表〕;

 

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爆發,軍訓教育乃更加雷厲風行;

 

民國二十二年訓練總監部更改辦法,主張在學年結束後實施暑期三個月之軍事集中訓練;

 

民國二十三年六月,訓練總監部復會同教育部擬訂〔學校暑期集中訓練暫行辦法〕,令各省市教育廳局及國立大學遵照。

 

軍國民教育思潮乃基於國家憂患而產生,對於增進民族自救能力,提振民族自信精神,有著相當大的貢獻。

 

目前我國各初級中學開設之童子軍課程、高級中學之軍訓課程,以及成功嶺大專學生寒暑集訓等,均是軍國民教育思潮的再度體現。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7 07:50 , Processed in 0.08008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