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4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天地立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01:53: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天地立心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儒家以天地代表自然,自然具有德能,故天地有情,也有心,天地之心簡稱天心。

 

宋儒張載主張天人合一,人應得天心為心,才能心體萬物。

 

他的四句教中提到:「為天地立心」(〔張子全書‧近思錄拾遺〕)就是強調人之心要與天地同其大。

 

張載認為:「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德曰生,則以生物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

 

(〔易說篇〕)故天地之心,在於天地好生之德,故天心亦可稱為天德。

 

又說:「有天德,然後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

 

(〔天道篇〕)若捨天德,則天地無道,萬物寂滅。

 

在〔神化篇〕又提到:「神天德,化天道;

 

德其體,道其用。」

 

由此可知,天地之心以天德為體,以天道為用。

 

天有創生之德,仁被萬物。

 

而為了維繫生生不息的宇宙,又必須有自然之規律與秩序。

 

張子之學由天道及於人事,人若要立天地之心,基本上應由人道通達天道,效法天之仁德,「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西銘〕)故為天地立心,即是立道德之心,而仁為諸德之母,仁為心之德,惟仁能貫通人我,故人類社會應建立「民胞物與」的共識,能愛眾人愛萬物,則天地萬物都在我心中,人心便和天心相接,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至於五天地之心之要領,張載說:「天地以虛為德」,「虛則生仁。」

 

(〔語錄抄〕)他認為「虛者仁之原」,虛期能去私慾,容萬物,存天理。

 

「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太心篇〕),故人應先求心之「虛」,以容仁德,進而通達天德,此即「為天地立心」之真諦。

 

而所謂「虛其心」即是不要先存任何私欲,不使私欲充塞於心中,心才有容納萬物的空間,人自然也就有了度量和遠大的見解。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7 14:3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