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理探究模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1 22:41: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法理探究模式

 

JurisprudentialInquiryModel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喬伊斯和魏爾(Joyce&Weil,1986)在其〔教學法〕的著作中,將探究教學法分成四大類,法理探究模式屬於其中的社會類;

 

所謂「模式」亦即過去沿用的「教學法」。

 

書中提到創立法理探究模式的人是奧立佛和謝弗(Oliver&J.Shaver,1974)。

 

這個教學法的目的在於幫助學生學會系統地思考生活中的爭端,並對這些爭端的可供選擇的立場加以分析,學生可藉由對爭端關鍵的探究過程,重新的思考並界定一些重要的法律、倫理及社會的問題,因此法理探究模式亦可視作公民教育的一種高級模式。

 

法理探究模式假設人是最高法院的法官,在權衡了所有的證詞及觀點後,盡可能做出最佳的判斷。

 

欲扮演法官的角色,須具備三種能力:理解形成社會體系核心的關鍵價值、澄清及解決爭端的技能、從一般價值而非特定事件的角度去探索爭端。

 

最能達到以上目標的教學法是蘇格拉底(Socrates)式的討論法,從學生提出立場和觀點、老師就其論點加以質詢中,幫助學生分析、推理以澄清其立場和觀念。

 

法理探究模式的主要概念除了蘇格拉底式的討論外,另有「確立問題」及「理解價值的框架」。

 

前者指將社會或公共政策的爭議,表述成一般問題如:「不治者可以安樂死嗎?」

 

 

後者「價值的框架」指的是支配當時社會政策及決定的「法律—倫理」框架(thelegal-ethicalframework),也就是社會價值。

 

法理教學模式可分下列六個階段:1.介紹案例:由教師或學生提供資料,陳述事實。

 

2.確認爭議:引導學生就陳述的資料,找出和公共政策有關的爭議性問題,並就其中擇一作討論,確認其中引起價值衝突之處。

 

3.提出立場:鼓勵學生明確表達對該爭議問題所持的立場。

 

4.深入探討支持立場所持的觀點和理由。

 

5.修正立場:要求學生說明所持的論點,並透過考察一些類似的情境,修正其立場。

 

6.驗證:就根據該立場所提出的事實性假設,提出驗證。

 

法理探究模式是專為年齡較大的兒童所設計的,主要用於初級中學或中學以上的程度,尤其美國七、八年級以上的學生,獲得良好的效果。

 

教師所使用的案例,應含有公共爭端或價值衝突,才能使案例本身適用於法理學方法。

 

一旦學生熟練這些模式,就能將其運用於自己生活周遭所發生的衝突,除此,法理探究模式尚能培養學生多元的價值觀及對他人觀點的尊重,使之更能投身社會,激起其服務社會的動機。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2 09:34 , Processed in 0.15625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