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言令式】 CategoricalImperativ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定言令式是康德(I.Kant,1724~1804)說明道德主體在展現一項具有道德價值的行動時所應具備的條件;
所謂「令式」,即為「命令的形式」。
這是由於康德認為人具有感性與理性的生命,感性常常支配理性,使人無法表現善行,甚至違反道德規則,所以道德法則必須以「命令」(或即義務)的方式呈現。
此「定言」的概念乃對「假言」(hypothetical)而言;
前者指的是一項行動純因本身是道德的而產生,所以行動的產生純粹基於道德的考慮,而無外在的條件,而後者則指行動的產生是有條件的,是因為行動主體的感性慾望而產生,亦即在「因為…所以…」的意念下,才從事道德行為,而在先前條件消失後,也就不產生道德行為了。
因此康德才認為只有出於無條件的定言令式時,才具有道德價值。
在德育的教導上,也期許學生能自發地展現出於定言令式的行動;
但是須要理性能力的充分表顯才能達成。
故康德認為在實際的教育情境中,必須隨著教育對象的成熟度而調整,即對道德思考能力未成熟者,先行以有條件的方式來教育,亦即可以獎懲方式增強其行為的合道德性,逐漸使之內化成為習慣;
然而卻不能只停留於假言令式,而是應以說故事或對話的方式,引導並激發學生理性能力的發展,以提升其道德實踐的無條件性。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