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定賢〕】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1 00:38: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定賢〕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定賢〕是王充〔論衡〕第八十篇的名稱;

 

文中採用設問的方式,提出識別賢人的標準,揭露當時評選和任用人才的問題。

 

因為王充認為漢代選拔任用官吏的標準五花八門,卻只是選出「俗士」,並非「真賢」。

 

〔定賢〕首段說:「世人雖言知賢,此妄言也。

 

知賢何用?

 

知之如何?」

 

其意在問用什麼來識別賢人,怎樣識別賢人。

 

後段文字批駁了十九種識別賢人的觀點;

 

以前七例說明如下:第一,為官居高位身享富貴的人不是賢者,因為當官的因素要看個人的才能,而不是天命。

 

第二,侍奉君王,使其舒心少有過錯的人,不是賢者,因為此等人諂媚逢迎,靠體態優美,受到過多的恩寵。

 

第三,朝廷下詔由官吏選拔舉荐的人才,也不是賢者,因為會籠絡人心,廣泛結交的人,易受人稱讚,而清廉正直的人卻與鄉里關係淡漠,甚至不為人所知。

 

第四,孔子曾把好人所稱讚、壞人所毀謗者當做賢者,但是如何判別提出毀譽的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所以徒靠毀譽也無法識別賢人。

 

第五,眾人所歸附,賓客極多的人不是賢者,因為只有給人利益的達官貴人,或者禮賢下士的封君,才會有人歸附。

 

第六,居位治人,得到民心歌詠的也不是賢者,因為百姓易被虛假的恩惠所感動。

 

第七,任職作官有顯著成效的人也不是賢者,因為國家的治亂不是由於風調雨順等自然條件所決定的,更何況在執行者的背後還有決策者,其功績也不可抹滅。

 

除了上述七種外,孝悌父兄、為君死難、名節特殊、全身免害不受刑戮、放棄國君的權位富貴而歸於貧賤的人等,王充均據理辯駁其人並非賢者。

 

如此,似乎賢人難以辨別,但王充卻認為辨識賢人甚至比工匠製作器具還要容易。

 

王充所認為的識別賢人的關鍵是「觀善心」。

 

因為有善心則有善言善行,足以齊家治國,鞏固綱常名教。

 

〔定賢〕篇說:「夫賢者,才能未必高也而心明,智力未必多而舉是。

 

何以觀心?

 

必以言,有善心則有善言;

 

以言而察行,有善言則有善行矣。

 

言行無非,治家親戚有倫,治國則尊卑有序。

 

……心善則能辯然否,然否之義定,心善之效明,雖貧賤困窮,功不成而效不立,猶為賢矣。」

 

其次,王充注重道理真確、行事純正,反對用急功近利,苛求實效的態度去要求賢者,〔定賢〕篇說:「故治不謀功,要所用者是;

 

行不責效,期所為者正。

 

正是審明,則言不須繁,事不須多。

 

……心辯則言醜而不違,口辯則辭好而無成。」

 

即是識別賢人應重視內在的心辯,而不是外在的口辯,因為內心善良的人常是不善自我表現的,易被眾人視為不肖,此即所謂的曲高和寡。

 

〔定賢〕篇最末總結賢人標準,王充提出唯有桓譚稱得上是漢之賢人,雖然桓譚因為反對讖緯迷信而觸怒光武帝,被斥為非聖無法,遭貶而死。

 

和孔子作〔春秋〕被尊為素王相比,桓譚作〔新論〕,可稱是素丞相;

 

這項評選標準,王充可能也有為自己說法之意。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8 06:42 , Processed in 0.15624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