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7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孟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1 00:14: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孟子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孟子(西元前372~前289)名軻,生於周烈王四年四月,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正月,享年八十四歲。

 

孟子父名激,母仉氏,本魯公族孟孫之後;

 

後遷居鄒地(今山東鄒縣),故〔史記.孟荀列傳〕說他是鄒人。

 

孟子從小聰慧,善模仿,但不肯用功讀書,其母乃三遷,並斷織訓子,孟子始發憤勤學不輟。

 

〔史記.孟荀列傳〕中說他受業於子思之門人;

 

趙歧〔孟子題辭〕則說他長而師孔子孫子思,治儒術,通五經,尤長於〔詩〕、〔書〕。

 

以子思卒業與孟子生年考之,當以前說為可信。

 

孟子學成後,一面為他的學生授業解惑,一面則周遊列國,想獲得一個能得君行道的機會,以實現他政治的理想。

 

不過當時諸侯均窮兵黷武,所需要的是權謀之士,孟子守著先王之道,不肯阿世取容,稱堯舜、崇孔子,發而為中正、中和、王道、民本的言論,諸侯視他為迂儒而不獲見用。

 

周遊列國三十餘年,沒有機會舒展他的抱負,乃束裝回國,和他的及門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講學論道,著書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在思想學術上發揚儒學,薪火相傳,以承襲聖賢之道統。

 

孟子倡為性善之說,主張人心有仁、義、禮、智四端,而惻隱之心即為仁之端。

 

他說:「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非所以內文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推而至於義、禮、智亦然。

 

故孟子說:「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無辭讓之心,非人也;

 

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又說:「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以性善為人天賦之本能,內心之自然,與生俱來,不論賢愚,而結果有善惡不同者,便是後天能否確保而擴充的問題。

 

順其本性而擴充之則為善,受環境物質所誘惑支配而汨滅其本性則為惡。

 

人皆有四端,此四端擴而充之,則為聖人。

 

人之不善,即不能就此四端擴充之,並不是他的「本性」與善人不同的緣故。

 

孟子認為人之所以為人,亦即人之所以別於禽獸者,在能思想,在能依理義而行,在能「從其大體」以保守其心志。

 

能思之心為人所特有,是「天之所以與我」者,為「大體」;

 

耳目之官,人與禽獸所同具,是「小體」,人若只從「小體」,則不僅為小人,而且為禽獸。

 

孟子教人凡事要反求自心,保守存養,勿因私欲而失其本心;

 

如喪失本心,僅有私情,則凡可以偷生免死者,皆將不顧禮義而為之。

 

惟有不失本心能知行義,才能捨生取義。

 

孟子論教育目的,以明人倫為本;

 

而灑掃應對,事親敬長,以至一切修己待人的大道,都是教育的範圍。

 

孟子特別重視教育,他說:「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

 

善教,民愛之;

 

善政,得民財;

 

善教,得民心。」

 

孟子為學的態度,首重虛心。

 

〔孟子.盡心篇〕載:「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門也,若在所禮,而不答,何也?

 

』孟子曰:『挾貴而問,挾賢而問,挾長而問,挾有勳勞而問,挾故而問,皆所不答也。

 

滕更有二焉。

 

』」孟子認為為學要虛心,要誠懇,孟子為要矯正滕更炫己輕人的缺失,啟發他尊師重道的意念,所以用不屑教誨的態度來刺激他。

 

其次要專心。

 

孟子認為為學之道,不在聰明智慧,而在專心與努力,以全副精神致力於學問,因知勉行,才能有成,否則「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他用奕秋教人下棋的事來說明專心的重要。

 

再其次能自得。

 

孟子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則居之安;

 

居之安,則資之深;

 

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這是說為學要自動而積極的反應,自己去做、去看、去想、去經歷,始能領悟其中之道理。

 

而教師的任務,是指導學生學習,不是代替學生學習,孟子所說:「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就是「學貴自得」之意。

 

最後為有恆。

 

孟子說:「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這是勉人為學須持之以恆,有始有終,不可半途而廢。

 

孟子在教育方法方面,強調順應自然,注重啟發,因材施教,注重懷疑精神但不武斷曲解,注重由博反約。

 

茲分述之:在順應自然方面,孟子覺得人的善性,猶如一粒潛伏在心中的種子,「苟得其養,則無物不長」。

 

可以發揚為「善」、為「士」、為「聖」、為「神」。

 

「苟失其養,無物不消」,而「梏亡」,而如「牛山之濯濯」。

 

養的方法是順應自然,非如宋人之揠苗助長。

 

注重啟發方面,孟子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大意是說教誨人的方法很多,我拒絕他不願教誨他的意思,其實是在激勵他,也是教誨的方法之一。

 

孟子因齊王好樂好勇,好貨好色,就乘勢利導,勸他與民同樂,啟發他推行仁政。

 

孟子與齊王論王道,與告子論性,與陳相論許行的謬說,均不憚煩瑣,反覆辯證。

 

最後,抽絲剝繭,使對方自己發現真理,這是孟子教育方法注重啟發的實例。

 

在因材施教方面,孟子在〔盡心篇〕中指出:「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因學生之材質不同,而給予不同的教導,使之均有成就,就教者言無棄才,就學者言亦不致自棄,這就是因材施教的方法。

 

在懷疑精神方面,孟子認為盡信書不如無書,他在〔盡心篇〕中用實例說明,教人讀書要慎思明辨有懷疑精神,但決不可武斷曲解。

 

在由博反約方面,〔孟子.離婁篇〕中說:「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是說做學問要博覽多讀,會通一切,然後由博反約,得其要旨。

 

學不求之於「博」,便識見淺陋而不能精思旁通,但不反之於「約」,便工夫散漫而無所歸宿。

 

由博反約,才能達到致廣大而盡精微的地步。

 

孟子生當擾攘戰亂之世,以「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覺民救世,保衛儒家道統為己任;

 

當其周遊列國時,「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傳食於諸侯」,其聲勢之壯大,實超邁前賢而過之。

 

惟孟子歿後,其學說湮沒而不彰;

 

迨韓愈出,才認為自孔子歿後,僅孟子得孔子之正傳,求觀聖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此說後,宋儒亦極力推崇孟子,溯其源流,實自韓愈始。

 

北宋程頤曾說:「周公歿,聖人之道不行,孟軻死,聖人之學不傳。

 

道不行,百世無善治,學不傳,千載無真儒。

 

……無真儒則天下貿貿然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滅矣。」

 

於是宋儒乃對孟子推崇備至,尊之為亞聖,以之配享孔子。

 

南宋朱熹更將〔孟子〕著作與〔大學〕、〔中庸〕、〔論語〕並列,合稱「四書」,加以註釋;

 

而宋元明清各朝均以四書取士,孟子學說乃得昌明於世。

 

孫奭曰:「孟子挺名世之才,秉先覺之志,拔邪樹正,高行麗辭,導王化之源以救時弊,閑聖人之道以斷群疑,其言精而瞻,其旨淵而通,致仲尼之教獨尊於千古,非聖賢之倫,安能致於此乎?」

 

孟子嘗說:「聖人,百世之師也。」

 

是說才德絕世的聖人,用德行感化人的深遠,可以做百世的師表;

 

在中國歷史上,除至聖先師孔子外,惟孟子的才德足以當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8 07:34 , Processed in 0.40624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