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種教育制度(大陸地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22:45: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兩種教育制度(大陸地區)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兩種教育制度是指大陸地區一般全日制學校和半工(或半農)半讀學校並行之教育制度。

 

一九五八年由劉少奇首倡。

 

其主張為:全日制學校由政府主辦,學生在校期間整日作課內學習;

 

半工(或半農)半讀學校則由廠、礦、企業、鄉鎮主辦,或在中等技術學校、大專院校附設半工(農)半讀班,學生一半左右時間作課堂學習,一半左右時間參加生產性之勞動。

 

後者之畢業生,既可當工人、農民,亦可從事技術工作。

 

兩種教育制度提出之背景為:一九五八年前後,大陸地區實行「大躍進」政策,亟需大批既具學識且具技術之工人及農民。

 

此外,各地城市鄉村每年小學、初中畢業生之中,有數百萬人不能進入普通中學;

 

此類畢業生既無做工務農之起碼學識,又無做工務農之生產技能。

 

半工(農)半讀學校可使此類學生參加生產性之勞動,從而換取金錢負擔學費,又可滿足其求學願望,更可減輕政府及學生家庭經濟負擔。

 

同時,一九五八年中共提出教育改革,試圖突破蘇聯教育模式的侷限,建立適合中國國情之教育制度。

 

是年五月三十日,劉少奇再提出:「一切中等技術學校和技工學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試辦工廠或農場,進行生產,作到自給或者半自給。

 

學生實行半工半讀。」

 

推行兩種教育制度歷程曲折。

 

初期,江蘇、浙江、河南、福建、遼寧等省試辦農業中學,之後其他省市相繼大規模興辦。

 

一九六○年大陸各地已有農業中學三萬多所,學生二百九十六萬人。

 

但其中一些地方,學校數量發展過快,師生參加勞動過多,以致紊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自一九六三年始,政府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政策,教育部門的各類學校須以精簡為原則,盡量減縮,糾正了盲目發展的混亂現象。

 

但在此過程中,又出現半工(農)半讀學校被減縮過多。

 

一九六四年劉少奇再次提出兩種教育制度、兩種勞動制度,指出:「在辦好全日制學校的同時,試行半工(農)半讀教育制度,是國家教育事業的一次深刻革命。」

 

這樣半工(農)半讀學又漸發展。

 

截至一九六五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劉少奇倡導之「兩種教育制度」被批評為修正主義產物、資產階級「雙軌制」,各地半工(農)半讀學校遂逐漸被取消。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教育界重新提出兩種教育制度,順應經濟發展,出現了多種形式之職業技術學校。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8 07:41 , Processed in 0.31249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