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社會化】 ChildSocializa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兒童社會化係指個人在兒童時期,接受父母、同儕、學校等影響,內化文化規範,形成自己人格特徵的過程。
兒童時期的社會化過程是個人社會化過程的最重要階段。
兒童時期的社會化,深受父母的影響,不過同儕團體的影響開始介入,並逐漸加強。
學校中計畫性的教學及專業人員的影響也占重要的成分。
經由認同作用,兒童模仿父母的行為,若父母對兒童愛護,為兒童所喜愛,有了示範作用,兒童認同,就有相似或同樣的行為,倘若父母對兒童不愛護,或其示範行為令兒童感到厭惡,就有相反的認同。
父母適當的獎懲是兒童社會化成功的主要因素,不適當的獎懲則是兒童社會化失敗的重要因素。
父母適時與適當的獎勵,可以協助兒童順利接受外在文化規範;
父母不當地運用其權力,則易形成兒童學習適當社會角色的困擾,甚至導致社會化的失敗。
兒童從父母處學習不同的社會角色;
交互認同及交互模倣(crossidentification&crossmodeling)更有利於兒童成功的社會化。
所謂交互認同與交互模倣是:男性兒童在社會環境中耳濡目染,已有部分男性的價值觀念與行為型態;
由於認同或模倣母親角色的結果,又建立了更有同情心、歸屬感等的感情性角色。
女性兒童自幼形成部分女性的價值觀念與行為型態;
由於認同或模倣父親角色的結果,又建立更能獨立、實現目標等的工具性角色(instrumentalrole)。
這種角色的交互認同與模倣,有益於兒童適應社會生活,完成其社會化。
兒童社會化也受同儕的影響;
兒童的很多社會行為型態如合作、競爭、依賴、侵犯等,都在同輩交互作用過程中習得。
兒童在入學前受父母的影響,也受同輩的影響,但是當時接觸的同輩多屬於背景類似的朋友。
及至入學以後,同學來自不同社會階層與背景,形成不同的組織,產生不同的影響。
同輩影響兒童學習迥異於家庭中的角色,形成新的價值觀念與行為型態。
學校也是影響兒童社會化的重要單位。
學校中有計畫、有系統的教學內容,有益於兒童的認知發展;
學校的物質環境、典章制度、人群關係,以及校園文化氣氛,更有益於兒童社會行為的學習與新人格特徵的形成。
學校對於兒童社會化的影響,無法為其他社會單位所取代。
兒童社會化除受家庭、同儕團體及學校的影響外,又受其他社會團體、社會事物及重要人物的影響。
例如,社會階級影響兒童的語言表達及思維方式,大眾傳播內容加強及形成特定的價值與行為,宗教團體協助兒童內化道德規範、建立社會標準,政治團體提供兒童政治社會化的資訊與環境。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