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6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貝瑞德】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11:2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貝瑞德

 

Bereday,GeorgeZ.F.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貝瑞德(1920~1983)為波蘭人,其求學生涯多彩多姿,曾在英國牛津大學(OxfordUniversity)取得歷史學士學位,並在倫敦大學(UniversityofLondon)攻得經濟與社會學之理學士學位;

 

其後渡海至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得到社會學與比較教育博士學位,然後又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修得法學博士學位。

 

於一九五五年至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之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SchoolofInternationalandPublicAffairs)擔任比較教育學教授起,即表現其多才多藝之一面,研究及教學領域甚廣,包括比較青少年法(comparativejuvenilelaw)、教育社會學、家庭社會學、民法、階層社會學及信託法。

 

直至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二日逝世前,仍然是哥大青少年法、社會學、教育等學門之教授。

 

除了顯赫的學歷與專長之外,貝瑞德在比較教育學界非常活躍;

 

不但是〔比較教育評論〕(ComparativeEducationReview,CER)之創辦人兼首任主編,更擔任〔世界教育年鑑〕(WorldYearBookofEducation)共同主編達十一年。

 

又曾先後至莫斯科大學(1960)、東京大學(1961)、哈佛大學法學院(1964~1965)、夏威夷大學等校擔任客座教授;

 

更常應美國國務院、聯邦教育署(USOfficeofEducation)、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之邀,擔任派往各國之教育考察團顧問。

 

其一生著作等身,單獨或與人合寫三十四本著作,其中較有名的有:〔美國公立教育〕(PublicEducationinAmerica,1958)、〔蘇聯教育政策〕(ThePoliticsofSovietEducation,1960)、〔教育比較法〕(ComparativeMethodinEducation,1964)、〔世界教育論:供需危機〕(EssaysonWorldEducation:theCrisisofSupplyandDemand,1969)、〔教育與經濟發展〕(EducationandEconomicDevelopment,1970)、〔蘇聯教育現代化及變化〕(ModernizationandDiversityinSovietEducation,1971)。

 

貝氏認為比較教育的目的在於從事外國教育之分析調查,及有系統的探討外國學校之素質作為評估本國教育制度之參考,因此提出一套具體的研究模式,企圖使比較教育研究更趨科學化。

 

該模式將比較教育研究分為區域研究(areastudies)與比較教育研究(comparativestudies)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又包含兩個步驟:描述(description),指蒐集、描述所要研究國家各項教育措施之現況;

 

次為解釋(explanation),指進一步根據其歷史、政治、經濟、社會、地理、哲學及其他背景,分析其教育制度之形成因素,以了解該國「何以」形成此種制度。

 

第二階段則是根據區域研究之結果,針對所要進行比較研究之國家或地區之教育制度,進行穿梭比較研究之工作;

 

此階段又分兩個步驟;

 

首先是並排(juxtaposition),是將各國之資料按照某些相同或可能互相比較的標準,整理並予有系統的排列,使人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從各國資料並排中發現其差異或規律性,形成下一步驟之研究假設,此假設即為比較研究中的「比較點」(tertiumcomparationis,或譯參照點)。

 

最後一個步驟為比較(Comparison),透過「對於研究中各地區進行對稱的來回穿梭考察」(symmetricshuttlingbackandforthbetweentheareasunderstudy),比較、思考、推敲、評價研究對象之間的同異處。

 

由於貝瑞德所提出的研究模式具體可行,為許多比較教育研究者所採納,並希望繼續發展,期能建構一套比較教育研究之方法論;

 

此為貝氏最大的貢獻之一。

 

事實上,貝瑞德的研究方法論只能稱為研究模式,許多地方受到撒德勒(MichaelSadler)、康德爾(IssacLeonKandel)等人重視歷史因素的影響,這與其欲促使比較教育科學化之企圖似乎有些矛盾。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2 13:30 , Processed in 0.10937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