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級團體】 SecondaryGroup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次級團體是與基本團體相對的團體類型。
自顧里(CharlesCooley)首次使用基本團體一詞之後,許多美國社會學者為了彰顯與基本團體對立的另一種團體概念,使用了次級團體一詞。
由於基本團體以成員之間的直接接觸、直接互動為基礎,因又譯為直接團體。
相對地,次級團體也譯為間接團體,以表示其成員之間的互動以間接接觸為主。
典型的次級團體為學校、工廠、公司、軍隊、政黨、工會、協會等。
國家乃是最重要的次級團體。
由於次級團體的結合動機,主要的以利益為目的,因此也有特殊利益團體之稱。
次級團體的特性如下:(1)規模大,可大至數百千人甚至億萬人;
(2)成員之間只有間接接觸和間接的互動關係;
(3)片面人格的接觸,成員彼此之間並不一定熟悉;
(4)成員彼此之間並不關心,不易產生團體內情感(in-groupfeeling);
(5)開放性,加入與退出團體的自由度較大。
現代社會的一個特徵,乃是次級團體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因為現代社會分工複雜,社會異質性擴大,與過去農村部落比較,個人對整體之影響力減少許多,甚至可以說,個人的社會影響力極其微弱。
因此,個人若要爭取其利益,或實現其理想,或保障其安全感,須參與規模大、力量雄厚的次級團體,才可能實現。
基本團體之主要功能在於滿足情感,乃是一種表意性團體;
次級團體則是一種工具性團體,其成員的結合動機不在感情之滿足,而在於目標之達成。
不過,基本與次級團體之區分,並非絕對的。
實際的團體,如學校、政黨、工會、公司等,可能同時具有兩者的因素。
例如學校團體(一種次級團體)內也會發展出友誼團體(一種基本團體)。
由少數親密同志所組成的政治團體(一種基本團體),也有發展成為政黨(次級團體)的可能。
基本團體與次級團體的功能不同,但均與個人需求之滿足具有密切的關係,兩者之間無好壞、優劣之別。
只是在工業化社會,後者的重要性愈形增加。
因此此種團體之經營及領導變得更為重要。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