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 Tolstoy,LeoNikolayevich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托爾斯泰(1828~1910)為俄國文學家及教育思想家。
出身於貴族家庭,青年時期曾就讀可贊(Kazan)大學,但卻不滿當時大學的教育。
一八五二年,托爾斯泰加入軍隊;
一八五七年,曾訪問法國、瑞士、德國;
返回俄國後,曾為農民子弟設立學校。
一八九七年,托爾斯泰著有〔何謂藝術?
〕(WhatisArt?
),主張藝術有宗教及道德的作用。
托爾斯泰的教育思想,在呈現方式上採取了非系統、非理論的方式,因為他覺得教育是一種實踐的事業。
托爾斯泰不認為教育具有終極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應該產生於教育歷程的本身。
托氏心目中的教育,是經由教育的協助,使個人有理解(understanding)能力,從而促進個人的創造能力。
他重視的是教育將有助於個人具備創造新生活的能力;
或者經由教育使個人有能力重塑社會,以迎合新的生活需求及新的生活挑戰。
托爾斯泰對於當時流於形式化的教育非常不滿,他期望教師能夠利用教育,使學生認識到教材的意義,激發學生從學習當中領受到滿足,讓學校的各項活動真正地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內在喜樂。
托爾斯泰反對強迫、權威及外在的管教方式;
他反對以懼怕、處罰的方式來教育學生。
教師不能僅是一位傳授知識的教書匠而已,教師應該是一位獨立而有創造能力的藝術家,激勵學生了解社會文化的各個層面。
在托爾斯泰的教育用語裡,他將教育和文化不時地交互使用著,不過他對教育和文化之間的差異,有時也會提到。
他認為教育具有強制的意義;
教育是目的性的活動;
教育是將一個人的行動,加諸在另一個人或一些人身上的目的性活動。
教育可以說是限制下的文化活動,而文化則是自由式的教育活動。
在文化活動中,個人樂意學習,但不會受到強迫,不會受到限制;
公開的演講,博物館的展覽等,都可以說是在沒有干涉的情況下獲得了知識。
所以,文化是一種自由的教育。
一八六○年代,托爾斯泰曾經設立農家子弟學校,其所教授的課程為:分級的閱讀、寫作、書法、文法、聖史、俄國史、繪畫、機械繪圖、唱歌、數學、自然科學及宗教。
托爾斯泰的學校採用較為自由的管教方式;
教師視學生的意願而實施教學,不以講的多為滿足,並常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為念。
要之,托爾斯泰的教育思想所強調的是開發學生的自由精神及創造能力,整個教育的歷程就是協助學生了解文化的各個層面,進而協助他達到自我實現的教育目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