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性】 Multiplicit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多樣性在哲學的意義上指的是存有(beings)的多元性(plurality),或是實在(reality)的繁雜性(manifoldness)。
「多樣性」一字的出現與古希臘哲學中所探索的「一與多」(TheOneandtheMany)問題有關。
所謂的「一與多」的問題亦即是「世界的構成究竟是具有統一性還是世界係由無限多分開獨立的存有之物所構成?」
的問題。
希臘哲學中,伊利亞學派(EleaticSchool)中的巴門尼底斯(Parmenides,540~470B.C.)認為所謂的多樣性,其實只是一種感官的錯覺,世界只是獨一無二的「存有」本身,而且這存有本身是不可分割的連續性整體;
而芝諾(Zeno,340~c.265B.C.)則透過一系列的論證想要證明多樣性的不可能。
後來的恩培道格斯(Empedocles,490~430B.C.)等人主張一種質的多元論(qualitativepluralism),認為「有」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各個存有要素間有性質上的差異;
德謨克里特斯(Democritus,460~370B.C.)等人則主張量的多元論(quantitativepluralism),他們將巴門尼底斯的「存有」分化為無數的同質元素,稱之為「原子」(atom)。
帕拉圖(Plato,427~347B.C.)將感官現象中的多樣性化約至理念的統一性(theunityofidea)中,以為感官經驗的多樣性是由於它們分受(participatein)了理念的結果。
是以柏拉圖雖然仍將多樣性視作一種幻覺,但是卻也承認了在理念世界中具有一種多樣性。
「一與多」的問題到後來成為中世紀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中唯實論(realism)與唯名論(nominalism)之間爭論的主要根源。
唯實論者主張有普遍概念的存在,而唯名論者則以為否。
在康德(Imm.Kant,1724~1804)的哲學中,將感官所提供給知識的材料稱為「繁雜」(Manifold),也就是指殊相(particulars)所具有的多樣性或不同性而言。
康德認為,在我們獲得知識之前,「知性」或「悟性」(understanding)所具有的「綜合」(synthetic)功能必須先將「繁雜」納入其範疇(categories)中。
綜觀前述學者對於多樣性的看法,可以發現,多樣性原先是存有學(ontology)中「一與多」的問題,但是經過中世紀經院哲學唯實與唯名的爭論及康德等人的研究後,多樣性成為認識論(epistemological)中的問題。
知識的對象究竟是眾多分立的感官經驗,抑是要在川流不息的「繁雜」中尋繹亙古不變的存有本身?
此外,我國宋代理學家也有「一本萬殊」的觀念。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