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獲得模式與教育】 StatusAttainmentModelsandEduca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地位獲得模式」是以分析經驗資料為手段,描述個人社會經濟地位獲得過程的方法。
「地位獲得模式」奠基於布勞(P.M.Blau)和鄧肯(O.D.Duncan)於一九六七年出版的〔美國職業結構〕(AmericanOccupationalStructure)一書。
他們應用「路徑分析」(pathanalysis)分析全國性樣本,將個人的職業成就、初次職業、教育成就、父親的職業和教育之間的因果關係,及其相對重要性呈現出來。
由於布勞和鄧肯的基本模式並未說明是由於什麼機制,使得上一代的社會經濟地位能傳遞至下一代,索爾(WilliamA.Sewell)和他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TheUniversityofWisconsin)的同僚(主要包括A.O.Haller,D.L.Featherman和R.M.Hauser等人)於六十年代末,從社會心理的觀點來解釋家庭背景如何能影響個人社經地位成就。
簡單地說,由索爾等人所推展的地位獲得研究,基本上在探討以下幾個問題:(1)家庭背景與個人教育對個人社經地位的相對影響力;
(2)在前述地位獲得過程中,個人的智能所發生的作用;
(3)個人成就動機的重要性,以及來自家庭和學校的支持,所謂「重要他人」(significantothers)對個人成就動機的影響。
索爾等人修飾了布勞和鄧肯基本模式,開拓了地位獲得研究的空間,同時也引發許多社會學者的興趣。
其中有不少追隨者,從事複製模式於不同地區,或應用於不同時間與社會的比較;
也有相當多的學者針對模式的不足或缺失,例如因果關係的方向、中介變項的模糊性、增加收入為依變項,以及結構因素的影響等問題,提出修正。
此外,還有學者從根本上反對地位獲得研究,懷疑並批判模式的理論基礎(Coser1975,Burawoy1977)。
廣義地說,這些以布勞和鄧肯模式為基礎的地位獲得研究,都算是「地位獲得模式」。
這些研究從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盛行於美國社會學界,並對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產生了相當的影響。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