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因明」為五明(內明、醫方明、因明、聲明、工巧明)之一,是佛教的邏輯學。
因,指推理的依據、理由;
明,指知識、智慧。
因明即是指用宗、因、喻所組成的三支作法,進行推理、論證的學問。
三支中以因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因明。
因明之學本源於古印度婆羅門六派哲學中的正理派;
此派以宗、因、喻、合、結,五支作法為中心,初步形成因明推理的雛型。
後來佛教為弘法利生,也廣泛的加以運用,並稱教內所沿用者為內道因明;
教外諸派所研習者為外道因明。
佛陀入滅後一千一百年,陳那對因明作了重大的變革,將五支作法改為三支作法,即宗、因、喻三支。
例如:聲無常(宗),所作性故(因),如瓶等(喻)。
從此即以陳那以前的因明學,稱之為古因明;
而以陳那以後之因明學,稱為新因明。
陳那之弟子商羯羅主,及再傳弟子法稱,皆為大家,使因明之學更形完備。
因明學是由玄奘傳入中國的,玄奘回國時帶有因明之著述三十六部,但只譯出陳那的〔因明正理門論〕及商羯羅主的〔因明入正理論〕各一卷,雖然如此,此兩部剛譯出,即盛傳一時。
其後,弟子窺基有〔因明入正理論疏〕,窺基弟子慧沼有〔因明入正理論義斷〕、〔因明入正理論纂要〕各一卷,都屬於法相宗一系。
此宗在開元年間逐漸衰微,因明也隨之同歸沒落。
會昌教難以後,其學更隱晦無聞。
直到清末民初,窺基、慧沼之作,經楊仁山之蒐羅,由日本返傳中國,才又興起傳習的熱潮。
因明之學在漢地的發展雖不興盛,但在藏地卻極為蓬勃,又漢地流行陳那之學說,而藏地則盛傳法稱之學,這是漢、藏所傳因明學的不同。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