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質分組】 HomogeneousGrouping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在研究學習者能力差異時,性向與處理交互作用的理論強調:在某方面能力較高的學習者接受某種教學方法的效果較佳時,就應讓他們接受這種教學方法;
而在某方面能力較差的學習者若接受另一種教學方法的學習效果較佳時,就應讓他們接受另一種教學方法。
如研究發現低焦慮的學生以採用學生中心法(小組討論)的方式較佳;
而高焦慮的學生以採用教師中心法(教師講述)的方式較佳。
基於這些研究的發現,對於教育行政上的安排產生了一些影響,即學生分班的問題,有所謂「常態分班」與「能力分班」兩種狀況。
常態分班強調異質分組。
他們的理由是能力分班後,前段班的學生常產生比人優越的知覺,而後段班的學生則產生挫敗感與自卑感。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教師對後段班的學生會產生放棄教學的態度。
能力分班是採用同質分組的方式,即學生依其能力高低而加以分組,使每組本身裡面的學生的能力更為接近。
但是,同質分組的教學並非完全適合同一組的學習者來進行學習,因為同質分組只以一般主科成績來進行分組,分到同一組的學生個人有其特殊的認知風格、學習興趣等,教師依然要視學習材料與學習者特性來因材施教。
因此同質分組並未達到便於教師教學的目的,有時也會反而造成許多教育上的弊病,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