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先備能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05:45: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先備能力

 

PrerequisiteCapacitie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先備能力是強調在從事某項新學習時所必須事先具備的能力或必須先要學會的能力,也就是說,非得要精熟一下層能力,才可能進一步學習次上層能力,此源於蓋聶(RobertGagné)的學習階層論。

 

蓋聶認為學習活動應有合理的先後順序,先學會簡單的才能學會複雜的。

 

於是前一學習變成後一學習的「先備能力」或稱「下層能力」(subordinatecapacities),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基礎能力」。

 

從另一個角度看,先備能力可視為一種學習的「準備」或是「學習的內在條件」。

 

這種觀念意味著學習具有累積的特性,即簡單的學習是複雜學習的基礎,先前所學到的能力可遷移到後來的學習。

 

蓋聶的學習階層(learninghierarchy)是一種金字塔形的目標分析結果,首先設定一最終目標,並由此開始倒回去分析學習最終目標應具備之能力,這種「先備能力」之分析,採用「工作分析階層」(taskanalysis),由上而下,層層下降,直到最簡單、最基本的能力單位出現為止,而分析完後所產生的層級架構,便是「學習階層」。

 

蓋聶的學習階層應用於教學設計上,包含三個要素:一是陳述終結目標,二是描述先備能力的順序,三是指出學生可能具備的起始能力(initialcapabilities)。

 

先確定教學目標,以決定「學習結果」是什麼,接著分析它的先備能力。

 

由於學習階層強調最大的學習遷移產生於較低層次能力(先備能力)已經完備,所以課程教材的安排設計,主張應對照學生的起點行為在學習階層中的位置。

 

雖然先備能力的分析是由上而下,但是實際教學或學習活動的進行,則必須由下而上,也就是由學習階層的底層開始,設計適合學生所屬層次的課程和教材,引導和幫助學生將基礎能力(即下屬能力)學會後,再進入高一層能力的學習,循序漸進,不可躐等。

 

如果發現學生欠缺某一先備能力,必須在教學設計時考慮實施補救教學,之後才繼續進行原先擬定的學習目標。

 

此種以先備能力為前提的課程與教學模式,兼顧學生的學習歷程與教師的教學歷程,重視學生內在訊息處理歷程的有效運作。

 

此種觀念為提倡行為改變技術、電腦輔助教學及能力本位教育的學者所重視和採用。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2 19:33 , Processed in 0.08887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