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驗論】 Transcendentalis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先驗論最早是由康德(ImmaunelKant,1724~1804)所提出,即主張在審察知識客觀性時,以先驗方法(TranscendentalMethod),批判知識的範圍、限制與可能性。
這裡的先驗方法是指反省認知主體的先天條件;
康德認為先驗自我(TranscendentalEgo)具備感性的時空形式與悟性的範疇形式,是一切認識經驗之所以可能的必然條件。
康德之後,德國觀念論者與新康德主義者也經常考察自我與主體的認知條件,他們的學說充滿先驗論的色彩。
先驗論也常用以指十九世紀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發展出來的哲學思潮。
譯為超驗,論者主張萬物同體、人性本善。
智慧洞見可超越邏輯思維與感官經驗的限制,直悟真理。
此派論者可以愛默生(RalphWaldoEmerson,1803~1882)與梭羅(HenryDavidThoreau,1817~1862)為代表。
愛默生擷取康德的「直觀優位說」(theSupremacyofIntuition),以及神祕論者司威登保(E.Swedenborg)的直觀論,認為直觀不只是人類意識的構成要素,還是對事物本質的掌握與頓悟。
透過直觀,人的心靈可臻智慧之境,把握先驗真理(TranscendentalTruth)。
此類真理既具普遍規範性(UniversalNormativeness),又有其必然性。
梭羅則認為智慧經驗與對超驗事物的把握,純然出於個人對自然的冥想,尤其是獨處時的冥想。
當個人與自然水乳交融之際,不免讚歎造物的雄偉神奇,井然有序。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自然在靜默之中不斷創造化育,人生為自然的一分子,卻得天獨厚的能言能思,可謂自然的代言人。
唯世俗社會矯造文明,使人喪失了自然真性和良知良能。
超驗論者在政治上的立場不同於十八世紀流行的功利主義;
基本上他們反對「大政府」(萬能政府)的作法,主張無政府(或減少干擾的政府)、社會主義的群居生活。
他們同時也是爭取婦女投票權、改善勞工環境、自然飲食、自由信仰、教育革新等活動的鼓吹者。
超驗論者的思想與作法,對美國實用主義者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1842~1910)與杜威(JohnDewey,1859~1952)影響最深。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