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樂之術】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立樂之術或立樂之方,是指上古賢王製作音樂的方法與原則,見於〔荀子.樂論篇〕。
根據荀子的說法,音樂出於與生俱來之情,是人們抒發自然情感的必要管道。
不過宣洩情感必須合宜,上古賢王因而制作雅頌樂音,以節制引導情感的抒發,感動善心,防杜邪淫,這是先王立樂的首要原則,〔樂論篇〕中說:「故人不能不樂,樂則不能無形。
形而不為導,則不能無亂。
先王惡其亂也,故制雅頌之聲以導之,使其聲足以樂而不流(快樂而不淫蕩)、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明白不息),使其曲直繁省廉肉(樂聲曲直多寡)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使夫邪汙之氣無由得接焉;
是先王立樂之力也。」
其次,音樂可以和諧群眾,先王因此為不同場合製作音樂。
在廟堂之上、家族聚會、鄉里集會之中,皆以音樂引發眾人情感和諧共鳴;
〔樂論篇〕中說:「故樂在宗廟之中,若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
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
鄉里族長之中,長少同聽之,則莫不和順。
故樂者,審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飾節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
足以率一道,足以治萬變,是先王立樂之術也。」
換言之,音樂可說是凝聚社會情感,提升社會道德的最好方法。
因為音樂韻律和諧,感格人心最為直接。
審定中聲,協調其他音調,以不同樂器共同配合演奏,完成樂章。
可說僅以此一和諧之道,便足以應付萬變,這也就是先王制作音樂的第二項原理。
其三,音樂內足以涵養人心,使趨和平,外足以節制行止,使符規律,〔樂論篇〕中說:「故聽其雅頌之聲,而志意得廣焉;
執其干戚,習其俯仰屈仲,而容貌得莊焉;
行其綴兆(舞者周旋動作之行列、範圍),要其節奏,而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
故樂者,出所以征誅也,入所以揖讓也。」
就是說音樂不止於承平之時可以美化人心,還可於征戰之時齊一動作。
〔樂論篇〕最後總結道:「故樂者,天下之大齊也,中和之紀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是先王立樂之術也。」
就是說上古賢王,制作音樂的原理有三:一是出於人情、人性之必然;
二是出於協和群眾,使歸中道所必須;
三是出於齊一行動所必要,使人民於征戰時聽從號令,於承平時揖讓端莊。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