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3-8-24 17:20 編輯
【正名】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正名」語出〔論語.子路篇〕,所指的是一個人的身分或地位,要和行為或作為相符合。
原文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
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
由也。
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
言不順,則事不成;
事不成,則禮樂不興;
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
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由這段對話,可以了解孔子認為「為政」的第一步在於「正名」。
「正名」的意義,從〔顏淵篇〕:「齊景公問政於孔子。
孔子對曰:『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
來對照,即是「端正名分」,在實際上便是君主的表現要符合君主的身分和職責,臣子的表現要符合臣子的身分和職責,其餘可依此類推。
在周朝社會中,任何人在政治或家庭中都各有他自己的身分和地位,也就是名分;
其中相對的如君臣、父子等。
孔子認為當時天下大亂的原因即在於「名位混淆」與「名實不符」;
不是逾越了在政治社會結構中應有的名位,便是未能盡到在政治社會結構中的本分功能。
孔子認為如果名分不能端正,則其他一切的政治措施都將無所依歸,所以說:「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便是說天子失去了應有的職責,諸侯逾越了本身原有的職分。
天下有道或無道,視名實是否相符,即可知道。
這種「正名」的觀念,到了荀子時有了進一步的發揮;
荀子所說的「名」,除了具有道德上的意義,也具有知識上的意義。
荀子認為所謂的「名」就是事物的名稱,這些「名」的起源是來自於「約定俗成」,荀子在〔正名篇〕中說:「散名之加於萬物者,則從諸夏之成俗曲期;
遠方異俗之鄉,則因之而為通。」
「名」的作用是「名定而實辨,道行而志通」,正確的名稱確立後,才能分辨客觀事物;
一方面使人們的思想得以交流,一方面則使政治原則能夠貫徹,達到「明貴賤」、「辨同異」與「率民而一」的目的。
除了道德方面的意義外,荀子也從知識形成的過程來看「名」,認為「名」是來自於「天官」,並「徵之於心」,如〔正名篇〕說:「凡同類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
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約名以相期也。」
即是說人們的感官對於事物的感覺印象相同,因此透過比喻,就可以理解。
荀子認為事物之名可分為兩類,即:「共名」與「別名」,即是把有相同特質的歸為一類;
把完全不同的另列一類,有分類學的意味。
並又從「名實」問題探討了概念分類和判斷、推理等意義,見出我國形式邏輯學的跡象。
總之,孔子所講的「正名」主要是「正名分」,是屬於政治與道德的層面;
荀子則將「正名」的觀念擴充到知識方面。
不過荀子的「正名」還是包括道德意義,認為「用名以亂名」、「用實以亂名」與「用名以亂實」等知識上的混亂,均會造成道德上的「邪說辟言之離正道而擅作」,為「道德離不開知識」的觀念作了注腳。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