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9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能練習說】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04:26: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能練習說

 

AbilityPracticeTheor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本能練習說」亦稱為「生活預備說」,是西方古典遊戲理論之一,以十九世紀末德國心理學家、生物學家葛路斯(K.Groos)為代表,他是第一個在心理學中將遊戲作為專門對象來研究的學者,他與達爾文學派的人認為遊戲具有演化上的適應功能,而不是一種毫無目的的行為舉止,因為兒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是因為本能不足以適應將來複雜的生活,因此需要一個預備生活的階段,以天賦本能為基礎而進行不斷的練習,以便鍛鍊自己為了適應生存競爭的能力,因此遊戲便成為是預備生活階段而練習本能的一種手段,也就是說藉著遊戲來協助個體練習將來可能派上用場的種種行為。

 

例如女孩子玩洋娃娃,是意味著為將來養育子女而做的準備;

 

又如扮家家酒,也是在練習其未來為人父母的技巧。

 

因之,人類在達到成熟的過程中,也愈容易出現遊戲行為,而且遊戲的內容亦會隨著年齡的成長而有所不同。

 

但是兒童並不是因為年幼才遊戲,而是因為童年的目的本來就是遊戲,藉由進行本能的練習,以發展與獲得生活所必備的適應力。

 

本能練習說強調的是個體要不斷地練習和準備將來必須用到的種種生活技能,而且在其未達到成熟階段時,已經知道將來可能會用到的一些生活技能,不然就難以知曉要練習哪些內容了。

 

事實上,這種曖昧的意味涵義,正是此學說最易被批評的弱點,因為在理論中,並未說明為何一個未成熟的個體已經知道要練習將來可能需要用到的生活技巧。

 

人類學家佛提士(Fortes,1970)在〔台蘭(Taleland,位於西非州)的教育之社會和心理層面〕這一篇觀察報告中說明,台蘭是一個沒有正式學校組織的傳統部落,兒童們藉著日常生活中打獵、耕種、祭祀、婚姻禮節,扮酋長和扮家家等遊戲活動,很自然地持續演練和嘗試進行他們所興趣的技巧、角色扮演、宗教、婚姻儀式及部落中的團體生活,其間並不是一味地模仿大人的言行舉止,而是不斷地藉由生活中的素材,進行豐富的想像和創造的練習,以建構與重組大人生活的主題和功能,來操練且符合其遊戲的架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8 21:11 , Processed in 0.1718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