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學校(德國)】 BurgherSchool(German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德國「市民學校」一詞,溯源自中世紀後期,即西元十二世紀左右,延續到二十世紀初(1927年)以後此一名詞即不復見於德國教育史,而改由實科中學(Realschule)所取代。
當時在許多新城市裡,一種介於貴族教士與農奴佃戶的中產階級,因擁有財富而興起,他們為了自己行業上需要,各自設立其教育組織,即後通稱的市民學校;
其設立係為適應手工業分工及商業交易、貨幣給付等活動衍生出各項證件檢核、帳務匯單等文書工作,行會有鑑於上述實務,乃招收男童學習基本知能,如讀寫信件、記錄商協會議、擬定契約及證明文件、清算貨物成本、計算錢幣、長度、重量等。
這些為市民所規劃的教育組織,不同於修道院或教士經營的學校;
前者重視與手工藝商會有關之實用課程,後者則以宗教教育、精神世界為導向。
新貴市民們(Patrizier),為其行會及其子弟注入之教育熱忱,很快地促使新興城市為大多數市民設立學習內容有別於修道院與教士學校之教育機構。
初時,這些受市政機構(Magistrat)督導、資助的城市學校(Stadtschule),因教會之專權及長久以來教會享有之教育特權,常受教會組織攻詰、阻撓其成立;
及至市民學校設立後,又因應市民要求,教導母語(德語)的讀寫,與教會之衝突更足達到頂點,市民學校被教會視為權力象徵的絆腳石。
市民教育的發展儘管不無阻礙,然其對社會、文化影響卻不可謂不大,它重建了中世紀城市的政治秩序與文化價值。
十八世紀後,市民教育受修士芮色維茲(Resewitz)與神學家史萊爾瑪赫(F.D.E.Schleiermacher,1768~1834)等人呼籲,被定位於拉丁學校(宗教革命後拉丁學校成為城市子弟唯一可接受高等教育之古文學校)與國民學校之間。
市民學校應教導學生基本的與生活攸關之實用課程,如自然學科與母語等。
一七八八年,普魯士以中學考試科目區分市民學校與拉丁學校證書;
一八一四年許勒斯威一豪士坦(Schleswig-Holstein)出現第一所市民學校;
一八五九年普魯士實科中學(計三個年級)一年級結業生即可獲得市民學校之資格證書;
一八七二年,普魯士將其境內所有的市民學校易名為中級中學(Mittelschule);
一八七三年起,唯有薩克森侯國境內仍設有市民學校;
至一九二七年德國境內的市民學校全部被更名為實科中學,德國市民學校之發展至此成為歷史名詞。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