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酬賞】 ExtrinsicReward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在教學歷程中的動機研究中,酬賞(reward)與懲罰(punishment)是最常使用的兩種方法。
在學校裡,教師給予學生的東西(包含物質的與精神的)若能使學生產生愉快的感受或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則稱之為酬賞;
反之,教師加在學生身上的任何行為若是使學生感到痛苦的,則稱之為懲罰。
因此,酬賞是對學生的行為產生正向的增強作用;
當下次同樣情境出現時,希望他能再出現同樣的行為反應。
這種行為學派對動機的看法,在認知學派興起後就受到一些質疑。
認知學派的心理學者布魯納(J.Bruner)於一九六一年提出發現式學習(discoverylearning),他認為任何學科皆能以某種合理方式對任何兒童在任何階段來施行有效的教學。
布魯納的發現式學習強調一點,即內在酬賞(intrinsicreward)重於外在酬賞(extrinsicreward)。
這裡的外在酬賞是指行為學派的動機研究中所說的由教師給予學生的酬賞,包含物質的與精神的兩方面。
內在酬賞則是認知學派所強調的「自我酬賞」(self-reward),即由學習者自己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中所獲得的滿足。
這種滿足來自個人本身,不須要依賴外界的酬賞與肯定。
認知學派的說法固然有理,但是教師需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學生適當的外在酬賞仍有其必要。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