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5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反學校教育運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18 21:55: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反學校教育運動

 

DeschoolingMovement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反學校教育運動」因一九七一年〔反學校教育社會〕(或譯作〔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Society)一書的出版而引發;

 

此書深刻地影響了西方的教育思想,也震驚了那些志得意滿的專業教育者。

 

因為作者伊利希(IvanIllich,1926~)在書中以最戲劇性的形式來質疑正式學校機構存在的必要性。

 

伊利希認為「反學校教育」應被視為西方教育思想的一項重要改革,即使我們對此仍缺少任何理性的歷史觀點。

 

伊利希大部分的想法,是遵循著馬克斯主義者對歷史的解釋而來的;

 

他強調學校是一個邪惡的、反人文的機構,應該盡快地被撤除。

 

對伊利希而言,「學校」是一個普通名詞,下至幼稚園,上至大學,都只是一個巨大的整合系統,目的在讓人們可以在不同的行業中找到工作。

 

以他的觀點言,學校教育並未為個人預備一種有意義的生活,反而只是經由對文憑的控制,來達成其壟斷的行為而已。

 

在當前教育的活動中,學校倡導市場經濟,知識被包裝成商品,與真實情境脫離,因而並無太大意義。

 

至於課程則是向「知識存貨」場所提貨出來,就如同超級市場中無生命的貨物一般。

 

學校機構就如同監獄下軍隊、修道院這些不平衡的社會機構一樣,使用強制的方式,將一群具有相當同質性的人聚在一起;

 

但這是不自然的。

 

根據伊利希的說法,兒童在這樣的環境中被制約了,接受了教育中所謂正確的價值觀,並被迫扮演著這個機構中的角色;

 

他稱之為「潛在課程」(hiddencurriculum)。

 

不過,反學校教育並非建設性的作法。

 

什麼才是建設性的步驟呢?

 

伊利希認為必須完全讓學習「非正式化」:只要有一個合適的地方,人們會主動的、好奇的、靈活的去進行與個人和社會生活有關的學習活動。

 

在伊利希的教育理論中,人無優劣之分,只是有差異;

 

這些差異讓我們以不同方式生活,並且追求不同形式的成就。

 

只要我們對這些活動夠投入,那麼成就就會有價值。

 

因此,學習的內容必須滿足個人的需求,學習取自生活的活動中,取自五花八門的環境中。

 

根據伊利希的構想,教師的任務必須改變,而國家的任務也不再是提供教育的工作,因為再也沒有學校了。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9 10:19 , Processed in 0.2275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