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5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反應式評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18 21:5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反應式評鑑

 

ResponsiveEvalua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反應式評鑑是由評鑑學者史鐵克(R.E.Stake)所提出的一種評鑑模式,藉以改善傳統預定式評鑑的缺失。

 

史鐵克認為,預定式的評鑑以方案的既定目標或意圖為標準,欲以了解既定目標的達成程度,無論是資料蒐集的範圍、方法、程序都是預先設定好的。

 

如此使評鑑變得封閉而缺乏彈性,且未必能符合評鑑當事人的需求。

 

所以史鐵克提出反應式評鑑,使評鑑更直接地以方案活動的本身為取向,而不是方案的意圖;

 

要更符合服務對象的要求;

 

在方案成敗的報告中,要呈現多重的觀點。

 

反應式評鑑之所以稱為「反應式」,主要因為幾個特性:其一,評鑑的設計是臨時、機動的反應,不事先確定方案的意圖,也不抱持任何先入為主的成見。

 

在評鑑過程中則隨時檢視特定的事件或問題,希望能蒐集到一切相關的重點資料。

 

其二,評鑑主要在為特定的人服務,所以經常注意到反應當事人的需求;

 

對當事人保持敏感。

 

其三,評鑑採用的是「反應-刺激」模式。

 

評鑑者不依方案的任何結果(刺激)而作反應,而是主動觀察,將觀察所得向當事人反應。

 

有關反應式評鑑的進行,史鐵克分為實質結構與功能結構兩部分作說明。

 

實質結構是評鑑所需的組織和工具,包括:(1)前階組織,指評鑑開始之前的各種事務,或各種不一致的關係等。

 

這些可以反應出多重複雜的觀點。

 

(2)資料蒐集的格式,據以觀察各個先在、過程、結果因素,確定各種不同的期望與價值。

 

(3)觀察者。

 

至於功能結構則是評鑑的運作過程;

 

史鐵克列出十二項重點,排列成時鐘的形狀。

 

實際運作時,可以順時鐘、逆時鐘,也可以跳躍行進,可依當事人的需求隨時調整。

 

而此種彈性反應也正是反應式評鑑所強調的重點。

 

功能結構十二項重點如下:(1)十二點鐘方向:與當事人或計畫成員商談,了解其觀點。

 

(2)一點鐘方向:與當事人合作確定評鑑範圍。

 

(3)二點鐘方向:綜觀評鑑活動。

 

(4)三點鐘方向:發現評鑑的目的與重點,尤其是不同層面觀察者所關心的事務與重點。

 

(5)四點鐘方向:分析、綜合各種事務與問題。

 

(6)五點鐘方向:確定所需資料。

 

(7)六點鐘方向:訂定觀察計畫;

 

選擇觀察者與工具。

 

(8)七點鐘方向:觀察先在、過程、結果因素。

 

(9)八點鐘方向:分析資料、進行描述或個案研究。

 

(10)九點鐘方向:檢查分析結果的有效性。

 

(11)十點鐘方向:篩選資訊,加以組合。

 

(12)十一點方向:視當事人的要求,提出報告。

 

反應式評鑑採用的是自然觀察的方式,強調隨時適應情境變化或當事人的需求,不僅是反應式的,也是當事人中心的評鑑。

 

而這正是史鐵克「評鑑的目的在服務當事人」觀點的延伸。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9 10:35 , Processed in 0.09374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