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抽象】 RefletiveAbstraction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反思現象是皮亞傑(J.Piager,1896~1980)提出的一種概念。
皮亞傑把抽象概念分為:經驗抽象(empiricalabstraction);
假經驗抽象(pseudeo-empirialabstraction);
和反思抽象。
經驗抽象指個人從經驗或具體操作中獲得物體的特性,而這些特性是依附在該物體上的,例如物體的重量。
假經驗抽象強調個人從經驗或具體操作中獲知物體的特性,而這些特性並不依附在物體上的,例如,比較二物體的重量,並得知其中一物體較另一物體重。
反思抽象是完全出於個人內在生成的,例如,某人知道物體甲較物體乙重,物體乙較物體丙重,從而得知物體甲較物體丙重。
皮亞傑利用反思抽象來形容一個人建立數學邏輯結構(logico-mathematicalstructures)時的認知發展過程。
根據皮亞傑的研究,反思抽象包含四種不同的類型:(1)「內化」(interiorization),就是把具體的操作活動用內在思考來完成,從而在腦袋中建立數學過程的一種反思抽象,例如當小孩進行數數活動時,若小孩不需要透過手指與物件直接接觸來作一對一的對應,而透過內在思考在腦袋中與物件作一對一的對應,從而求出答案,那便是數學過程的建立,亦即內化;
(2)「物體化」(encapsulation),是把數學過程視為一數學物,或把數學物視為一數學過程的反思抽象,其中數學物所指的並不一定是具體的物體,這也包括心智上的物體,例如「7朵花片加上3朵花片」的問題,若小孩採用向上數的策略,則小孩視「7」為一數學物,「3」為一數數的過程,這就是物體化;
(3)「統合」(coordination),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學過程,經由其特定的次序合而為一,成為一個新的數學過程,例如「7朵花片,拿2朵花片,再加上3朵花片」的問題,若小孩能寫出「7-2+3」並求得答案「8朵花片」,明顯地,該小孩把兩個數學過程按正確的次序合而為一,成為一個新的數學過程;
(4)「類化」(generalization),是把已知的數學物或數學過程延伸至其他不同的情境之中,例如當小孩進行唱數活動時,知道「1」跟著是「2」、「11」跟著是「12」、「21」跟著是「22」,而推知「31」跟著是「32」,這便是推廣。
杜賓斯基(Dubinsky)經過多年的研究後,增加了第五種反思抽象:「逆化」(reversal),就是把原先的數學過程反過來思考,變成一個新的數學過程,例如「5加多少等於7」的問題,若小孩能想成「7等於5加多少」,這便是逆化。
總括來說,反思抽象就是讓數學物、操作活動和數學過程之間產生交互進展的途徑。
杜賓斯基提出:當數學物、操作活動和數學過程之間產生適當的交互作用及進展時,數學學習便自然的形成了。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